
【医】 fluid vitreous; syncephaly; synchysis
玻璃体液化(Vitreous Liquefaction/Synchysis)是眼科领域中描述玻璃体结构退行性改变的病理学术语,指眼球内透明凝胶状玻璃体因成分降解而出现液化的生理或病理性改变。该过程与玻璃体胶原纤维支架塌陷和透明质酸浓度降低直接相关。
从组织学角度分析,健康玻璃体由99%水分和1%胶原-透明质酸网状结构构成。液化过程始于中央玻璃体,表现为大分子多糖蛋白复合物解离,导致原本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崩解,形成充满液体的腔隙。这种改变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属于年龄相关性退行性病变,但也可继发于葡萄膜炎、眼外伤或高度近视。
临床表现包括飞蚊症(myodesopsia)和闪光幻觉(photopsia)。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玻璃体内空腔形成,B超检查显示玻璃体后脱离(PVD)发生率可达6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急性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增加视网膜裂孔风险,文献记载其发生率约为8-15%。
诊断依据《中华眼科学》标准,需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声检查。国际眼科理事会(ICO)建议对病理性液化患者每6个月进行眼底筛查。治疗方面,美国眼科学会(AAO)指南指出,无症状者无需干预,严重病例可考虑玻璃体切除术,但需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比。
玻璃体液化是眼球内玻璃体从凝胶态转变为液态的变性过程,常见于中老年人或高度近视患者。以下是综合解释:
玻璃体是填充眼球后段的透明凝胶状物质,由约99%的水、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构成,主要起支撑眼球和屈光作用。液化指其凝胶结构破坏,水分析出形成液态区域,通常伴随胶原支架塌缩。
如需更详细机制或治疗建议,可参考来源:、5、6(高权威性)及、8(中等权威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