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titis interna; otitis intima
内耳炎(Otitis Interna/Labyrinthitis)是内耳迷路结构的炎症性疾病,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病理状态。该术语由“内耳”(解剖部位)与“-itis”(炎症后缀)构成,对应英文表述包含“internal ear inflammation”和“labyrinthitis”两种形式,后者更强调迷路系统受累特征。
病理机制:
内耳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病原体可通过中耳腔、脑膜或血液途径侵入内耳。病毒性感染约占60%(如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细菌性感染常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或脑膜炎。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及毛细胞损伤是引发平衡功能障碍的核心机制。
临床表现:
典型三联征包括:①旋转性眩晕(持续数小时至数日);②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单侧为主);③耳鸣(高频蝉鸣音)。约30%患者伴随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指南指出,症状突发性可与梅尼埃病进行鉴别诊断(来源:National Institute on Deafnes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标准,需结合:①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显示外周性眼震);②纯音测听(高频听力下降);③增强MRI排除听神经瘤等占位病变。
治疗原则:
急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1mg/kg/d)控制炎症,配合前庭抑制剂(地西泮)缓解眩晕。细菌性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穿透血-迷路屏障的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听力损失超过30dB时考虑早期鼓室注射给药(来源: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内耳炎(Labyrinthitis)是内耳迷路结构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等部位。该病多由感染或炎症扩散引发,可导致听力障碍和平衡功能异常。以下是详细解析:
内耳炎指内耳骨迷路或膜迷路的炎症,属于中耳炎或全身感染的并发症之一。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
提示:若出现持续眩晕伴听力骤降,需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降低永久性耳聋风险,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