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焰侵蚀性英文解释翻译、耐火焰侵蚀性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resistance to flame erosion
分词翻译:
耐的英语翻译: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火焰的英语翻译:
blaze; flamboyance; flame; flare-up
【化】 flame
【医】 flame
侵蚀的英语翻译:
corrode; erode; eat into; encroach; gain on; gnaw; weather
【计】 erosing
【化】 erosion
【医】 erode; erosio
专业解析
耐火焰侵蚀性(Flame Erosion Resistance)指材料在高温火焰直接作用下,抵抗表面烧蚀、熔融、分解或结构破坏的能力。该性能是评价耐火材料、防护涂层或高温部件(如航天器隔热层、冶金炉内衬)在极端热环境中耐久性的关键指标。
其核心包含两层含义:
- 抗烧蚀性:材料接触火焰时,表层能否减缓因高温导致的化学分解或物理升华(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氧化火焰中的质量损失率);
- 结构稳定性:材料在热流冲击下维持原有形态和机械强度的能力,避免因熔融、开裂或剥落失效(例如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火箭发动机喷管中的应用)。
测试标准与权威参考
行业通常通过以下方法量化该性能:
- 氧乙炔烧蚀试验(ASTM E285-08):模拟高温高速火焰流,测量材料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
- 等离子电弧加热测试:评估材料在超高温(>3000°C)下的抗侵蚀性,详见国家标准《GB/T 32283-2015 高温抗氧化涂层抗火焰侵蚀试验方法》。
应用领域实例
- 航天科技:飞船返回舱防热层需抵抗再入大气层时的气动加热侵蚀(参考NASA材料数据库;
- 工业耐火材料:高炉出铁沟浇注料需抵御铁水冲刷及火焰热辐射(依据《YB/T 370-2018 耐火材料抗火焰侵蚀性试验方法》。
权威文献来源
-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 ASTM E285-08
- 中国国家标准信息平台: GB/T 32283-2015
- NASA技术报告库: NASA Materials Database
(注:链接指向机构官网,具体标准需通过其检索系统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耐火材料的耐火焰侵蚀性通常指其在高温火焰环境中,抵抗化学侵蚀、物理冲刷及热应力破坏的综合能力。这一性能涉及多个维度,以下为详细解释:
1.化学侵蚀抵抗
火焰环境中常含有酸性或碱性气体(如SO₂、CO₂、碱性熔渣等),耐火材料需具备与这些介质反应的惰性。例如:
- 抗酸性/碱性:材料需根据使用环境选择酸性(如硅质)、中性(如高铝质)或碱性(如镁质)材质。
- 氧化稳定性:材料中的成分(如碳、金属元素)需避免在高温下氧化失效。
2.物理冲刷与磨损
火焰的高速流动或熔融物冲击会导致材料表面磨损。关键影响因素包括:
- 致密度与孔隙率:高致密度可减少熔渣渗透(如高铝砖孔隙率低,抗渗透性强)。
- 机械强度:材料需具备足够硬度以抵抗颗粒冲刷。
3.热稳定性
温度骤变引起的热应力会导致材料开裂或剥落,具体表现为:
- 抗热震性:材料需通过优化热膨胀系数(如碳化硅材料低膨胀性)减少内部应力。
- 导热性:适度导热可缓解局部温度梯度。
4.综合应用考量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工况选择材料。例如:
- 玻璃窑炉需高抗碱性侵蚀的锆刚玉砖;
- 炼钢炉侧重抗渣性和抗热震的镁碳砖。
耐火焰侵蚀性并非单一指标,而是材料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及热性能的综合体现。实际选材需根据火焰成分、温度波动及机械负荷等因素综合评估。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