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糜鹿英文解释翻译、糜鹿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pronghorn

分词翻译:

糜的英语翻译:

rotten; wasteful

鹿的英语翻译:

deer

专业解析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鹿科动物,在汉英双解词典中对应"Père David's deer"的英文释义,其拉丁学名源自法国传教士阿芒·大卫(Armand David)1865年在清代皇家猎苑首次科学记录该物种的历史渊源。该物种因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的特征,在汉语语境中被形象称为"四不像",这一文化意象可追溯至《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坐骑的文学记载。

从生物特征分析,成年雄性麋鹿肩高可达1.2米,体重约200公斤,其独特的宽大蹄部适应沼泽湿地环境,季节性脱角的生理特性区别于其他鹿科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显示,该物种历经1900年野外灭绝后,通过英国乌邦寺庄园保存的18头个体成功实施种群复壮,截至2023年全球圈养数量已突破8000头。

现生麋鹿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其食性研究显示每日需摄入7-10公斤禾本科植物,春秋季发情期的集群行为构成独特的生物景观。中国自1985年启动"麋鹿重引进计划"以来,已在江苏大丰、湖北石首等地建立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石首保护区2024年监测到的野生种群数量达到1560头,标志着该物种的生态恢复取得阶段性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糜鹿”是中文中对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的别称,其词义可从生物学特征、文化象征及历史演变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生物学特征与名称由来

  1. 外形特征
    糜鹿因独特的外形被称为“四不像”:角似鹿但分叉整齐,颈似骆驼但较短,蹄似牛但宽大,尾似驴但更长。雄鹿角发达,甲骨文“鹿”字即突出其大角和眼睛的特征。

  2. 物种属性
    属于鹿科最年轻的物种之一,历史约200-300万年,与中国古代文明共生。其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源自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Armand David)的发现记录。

二、文化象征

  1. 古代文献中的意象
    先秦古籍常以“鹿”代指糜鹿,成为自然与祥瑞的象征。如《孟子》中“鸿雁麋鹿”借指生态繁盛,而“糜鹿姑苏”则隐喻亡国之痛(源自吴国姑苏台遗址的典故)。

  2. 药用与资源价值
    糜鹿幼角(麋茸)曾为传统药材,但因物种濒危,现已被严格保护。

三、历史与保护

  1. 分布与濒危
    原为中国特有物种,清代因猎杀和栖息地破坏,野生种群灭绝,仅存于皇家苑囿。20世纪80年代通过英国重引入项目恢复饲养,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 现状
    目前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等地保护区,全球总数约8000头,仍属易危物种。

四、扩展辨析

需注意“麋鹿”与“糜鹿”在古籍中常混用,但现代生物学明确区分二者。“糜鹿”作为文学意象时,多强调其难以归类的外形(四不像)和沧桑的历史命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