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指数英文解释翻译、米勒指数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Miller indices
分词翻译:
米的英语翻译:
metre; rice
【医】 meter; metre; rice
【经】 meter
勒的英语翻译:
rein in; tie sth. tight
【医】 lux; meter candle
指数的英语翻译:
index; index number
【计】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医】 exponent; index
【经】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专业解析
米勒指数(Miller Indices)是晶体学中用于描述晶面和晶向的标准符号系统,由英国矿物学家威廉·霍洛斯·米勒(William Hallowes Miller)于1839年提出。其英文对应术语为Miller Indices。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物理意义
米勒指数通过一组互质整数(hkl)表示晶体中特定晶面的取向。其物理意义在于:
- 几何关系:指数 (hkl) 对应晶面在晶轴(a, b, c)上的截距倒数比。若截距为 ( frac{a}{h}, frac{b}{k}, frac{c}{l} ),则满足公式:
$$
frac{1}{h} : frac{1}{k} : frac{1}{l} = p : q : r
$$
其中 p, q, r 为截距系数(需化简为互质整数)。
- 方向表示:晶向用方括号 [uvw] 表示,代表通过原点且平行于该方向的矢量。
二、数学表示与计算步骤
- 确定截距:以晶胞基矢长度为单位,测量晶面与三个晶轴的截距。
- 取倒数:计算截距的倒数。
- 化简为整数比:将倒数乘以最小公倍数,得到互质整数 (hkl)。
示例:截距为 (2a, 3b, ∞c) → 倒数 (1/2, 1/3, 0) → 米勒指数 (3, 2, 0)。
三、关键特性
- 负指数表示:若截距在负轴,指数上方加横线(如 (bar{1}))。
- 等效晶面:用花括号 {hkl} 表示对称性相同的晶面族(如立方晶系的 {100} 包含 (100)、(010) 等)。
- 晶向族:尖括号 表示等效晶向(如立方晶系的 <111>)。
四、应用领域
- 材料科学:分析金属、半导体(如硅晶圆 (100) 面)的力学与电学性能。
- X射线衍射:通过布拉格定律 ( 2d sintheta = nlambda ) 关联衍射角与晶面间距 d,其中 d 由米勒指数计算得出。
- 矿物学:鉴定天然晶体的解理面与生长方向。
五、与米勒-布拉维指数的区别
六方晶系采用米勒-布拉维指数 (hkil),引入第四轴(i = -h-k),以体现六次对称性。例如 (1120) 等价于立方晶系的 (110)。
权威参考资料:
- 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UCr)《晶体学术语表》对米勒指数的定义。
- 经典教材 Introduction to Crystallography(Donald E. Sands 著)中关于晶面指数的数学推导。
- 材料科学权威期刊 Acta Materialia 中关于晶面能计算的实证研究。
- 美国矿物学家学会(MSA)在线数据库中的晶体结构数据示例。
网络扩展解释
米勒指数(Miller indices)是晶体学中用于描述晶面或晶向方向的一种数学表示方法,由英国矿物学家威廉·米勒提出。以下是其核心解释:
1.定义
米勒指数通过一组无公约数的整数(如 (hkl))表示晶面在晶体坐标系中的方向。其数值等于晶面在各结晶轴上截距倒数的整数比。例如,若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为 2a、3b、6c,则倒数为 1/2、1/3、1/6,化简后得到米勒指数 (3 2 1)。
2.确定步骤
- 截距确定:找到晶面与三个晶轴的交点(以晶胞边长 a、b、c 为单位)。
- 取倒数:将截距值取倒数,得到 1/p、1/q、1/r。
- 整数化:将倒数乘以最小公倍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 符号表示:用圆括号包裹,如 (hkl),负数用横杠表示(如 1̄)。
3.应用领域
- 材料科学:用于标识晶体切割方向,例如半导体硅晶圆的切割角度直接影响其电学性能。
- 矿物学:分析晶体对称性和物理性质。
- X射线衍射:通过米勒指数计算晶面间距,辅助物质结构分析。
4.注意事项
- 立方晶体适用性:米勒指数在立方晶系中应用最广泛,其他晶系需结合晶胞参数调整。
- 等效晶面:不同晶面可能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可通过 {hkl} 表示等效晶面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计算案例或不同晶系的扩展应用,可参考晶体学教材或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