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英文解释翻译、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disdain; nothing; slight; smear
例句:
- 我对这种不诚实的行为只有蔑视。
I feel nothing but contempt for such dishonest behaviour.
- 他们对他轻蔑已极。
They showed nothing but contempt for him.
专业解析
“蔑”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字,在汉英词典中主要有以下核心含义和对应的英文翻译:
-
动词: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
- 英文翻译: despise, look down on, scorn, disdain
- 释义: 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看不起,认为其低劣、不重要或不值得重视。
- 例句: 他蔑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He despises those who reap without sowing.)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明确将“轻视;小看”列为“蔑”的首要动词义项。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英汉汉英词典》也对应为 “despise” 和 “scorn”。
-
动词:诬蔑;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 英文翻译: slander, smear, vilify, defame
- 释义: 表示捏造事实来毁坏别人的名誉。
- 例句: 他遭到对手的恶意蔑毁。 (He was maliciously slandered by his opponent.)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诬蔑”列为“蔑”的另一个动词义项。此义项常出现在“污蔑”、“蔑称”等复合词中。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剑桥汉英词典》也收录了此义项。
-
形容词:微小(古义或书面语)
- 英文翻译: tiny, insignificant, slight
- 释义: 表示微小、轻微(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成语或古语)。
- 例句: 见《左传·僖公十年》:“蔑不济矣。”(意思是:没有不成功的。)
- 来源参考: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和《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均收录了“蔑”表示“无、没有”或“微小”的古义。
常用复合词示例:
- 蔑视 (mièshì): 动词,轻视、小看。英文:despise, scorn, look down upon。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英汉汉英词典》。
- 污蔑/诬蔑 (wūmiè): 动词,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英文:slander, vilify, smear。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剑桥汉英词典》。
- 轻蔑 (qīngmiè): 形容词,轻视、不放在眼里。英文:disdainful, contemptuous, scornful。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英汉汉英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蔑”是一个多义汉字,其含义和用法可从字源、本义、引申义及现代用法等方面综合解析:
一、字源与本义
-
字形构成
“蔑”为会意字,由“苜”(mò,表示眼睛歪斜无神)和“戍”(戍守)组成,本义指人因过度劳累或受伤导致眼睛红肿、视线模糊。早期字形中,“苜”与“戈”或“戍”结合,暗示两种会意方向:戍守疲劳或头部受击后的眩晕状态。
-
原始含义
本义为“目无精”,即眼睛失去神采,如《说文解字》所述:“劳,目无精也”()。例:宋玉《风赋》中“得目为蔑”,描述眼睛受伤后的状态。
二、引申义与用法
-
形容词性
- 微小、轻微:如杨雄《法言·学行》中“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以星辰之微比喻事物渺小()。
- 无、没有:如《诗经·大雅·板》“丧乱蔑资”,表示“毫无资源”()。
-
动词性
- 轻视、侮辱:如“蔑视”“轻蔑”,体现对事物的贬低态度()。
- 消灭、涂染:如《国语·周语》“蔑杀其民人”,指消灭;另有“污蔑”“诬蔑”,表示用言语玷污他人()。
三、现代常见用法
-
组词示例
- 轻蔑(形容词):表露不屑的态度。
- 蔑视(动词):故意忽视或贬低。
- 污蔑(动词):捏造事实诋毁他人。
-
情感色彩
多含负面意义,反映对对象的否定或贬损,如“侮蔑”含侮辱性()。
四、总结
“蔑”从“目伤不明”的本义,逐渐衍生出“微小”“无”“轻视”等多重含义,体现了汉字从具象到抽象的语义演变。其现代用法多集中于情感表达(如轻视)和行为描述(如污蔑),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古籍例证,可参考《说文解字》或权威汉字解析网站(如汉典网)。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