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cribe; draw; paint; picturize
"描画"作为汉语动词,其核心语义指向通过线条或色彩的运用进行视觉呈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具有双重维度:一是指物质层面的勾勒描绘,如"描画山水";二指抽象层面的形象刻画,如"描画人物性格"(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在汉英对译层面,《牛津汉英词典(第三版)》将其译为"depict; delineate; portray",强调该词包含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双重特征。其中"delineate"侧重精准勾画轮廓,"portray"则强调个性特征的捕捉(来源: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汉英双解词典》)。
从语义辨析角度,《同义词大辞典》指出其区别于近义词:
在具体语境应用中,《当代汉语用法解析》收录的语料显示:
文化内涵方面,《中国艺术研究》期刊指出该词承载着东方美学"以线造型"的传统,与西方绘画的体积表现形成对比,这种差异在汉英互译时需注意文化负载义的传递(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2023年第2期)。
“描画”是一个动词,指通过绘画或文字手段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表现,具体解释如下:
绘画层面
指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法勾勒物体的轮廓、形态或细节,如“他凭记忆描画那个景象”。宋代梅尧臣在《金山寺》诗序中提到,即使技艺高超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描画其美感。
文学描写
引申为用文字生动刻画事物或人物的外在特征,例如“描画未来的蓝图”,或冰心描述的“景物美到不可描画”。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用例或引申义,可查阅、8中的古籍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