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渺"的汉英词典释义解析
水域辽阔、模糊不清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渺"定义为"水面辽阔,看不清楚",对应英文翻译为"vast; distant and indistinct"。例如"烟波浩渺"可译为"vast expanse of mist-covered waters"(《汉英综合大辞典》第三版)。该义项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宏观意象,如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渺茫平远"的山水意境。
微小而难以把握
在哲学语境中,"渺"可引申指事物微小、难以捉摸。《汉英大词典》将其译为"tiny; insignificant",如"渺小的人类"对应"insignificant human beings"。这种用法常见于道家典籍,《庄子·逍遥游》即以"渺"喻指个体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
时空距离遥远
《古代汉语词典》特别标注"渺"含时间久远之意,对应英文"remote; faraway"。如成语"音信渺然"可译作"news remains remote and uncertain"。该语义层在唐代诗歌中频繁出现,李白《送王屋山人》中"渺然江湖心"即展现空间距离带来的心理感知。
注:本文释义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英综合大辞典》(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等权威辞书编纂成果。
“渺”是一个多义汉字,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微小
指事物规模或程度极小,如“渺小”“渺不足道”。
例句:个体在宇宙中显得极其渺小。
水势辽远
形容水面广阔无边,如“浩渺”“渺邈”。
出处:宋代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四际渺弥”即描绘水域辽阔之景。
模糊不清或遥远
表示视觉或感知上的朦胧,如“渺茫”“渺无人迹”。
引申义:也可形容时间、目标等抽象概念的遥远不确定,如“前路渺渺”。
通过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渺”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或陆游诗词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