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w; paint
"描"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可分为三个维度:
摹画动作
作为动词,"描"指依照已有痕迹进行复现性绘制,例如:"描图纸(tracing paper)"中的"描"对应英文"trace",《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在原有基础上重复涂抹"(商务印书馆,第7版)。牛津汉英双解词典则标注为"to copy by following lines seen through transparent paper"(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3rd ed.)。
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领域延伸为细腻刻画,如"描写"对应"depict",参考《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通过线条或色彩再现物象"的解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国美术术语辞典》特别指出书法中"描红"指"用毛笔填充双钩字形",对应"to fill in outlined characters with ink"(上海书画出版社)。
技术性修饰
现代应用中衍生出精细调整的含义,如"扫描(scan)"中的图像捕捉动作,《计算机汉英术语大辞典》将其解释为"通过逐点采集实现数字化复制"(清华大学出版社)。《工程制图术语》则定义"描图"为"用墨线加深草图线条"的技术工序。
该词义的历时演变呈现从具象摹写到抽象表现的语言发展轨迹,印证了王力《汉语史稿》中"动作动词向认知域延伸"的语义扩展规律(中华书局)。
“描”是一个多义汉字,其核心含义与“摹画”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摹画与复现
指依照原样重复勾画或临摹,如“描红”(在红色字帖上摹写)、“描摹”(细致仿画)。这一含义源于其形声结构,“扌”为形旁,表示与手部动作相关,“苗”为声旁。
文学与艺术中的表现
引申为用文字、语言等再现事物形象或情感,如“描写”“描述”。例如:“小说通过细腻的描摹,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在书法领域,“描字”特指刻意修饰笔画、缺乏自然韵味的书写方式。宋代米芾曾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为“描字”,暗指其用笔过于雕琢。
“描”既指具体的摹画动作,也涵盖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再现,并在书法、方言中衍生出特殊含义。其用法强调对原有形态或内容的复现与修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