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马(mián mǎ)是中药材“绵马贯众”的简称,特指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其汉英对应释义及学术解析如下:
注:英文名以《中国药典》及植物学命名为准,强调其原植物属名(Dryopteris)。
粗茎鳞毛蕨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密被棕褐色鳞片。叶柄基部横切面可见黄白色维管束5~13个,呈环状排列,是鉴别核心特征(《中国植物志》)。
性苦、微寒,归肝、胃经。具清热解毒(clear heat and detoxify)、驱虫(antiparasitic)、止血(hemostatic)之效。主治风热感冒、虫积腹痛、崩漏下血等症。
含绵马酸(filmarone)、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等活性成分,对绦虫、钩虫有驱杀作用,并有抗病毒、抗肿瘤潜力。
绵马贯众含绵马素(filicin),过量可致呕吐、腹泻,甚至中枢抑制。需炮制减毒,孕妇及体虚者慎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绵马”是中药“绵马贯众”的简称,来源于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基部。以下是详细解释:
来源与别名
绵马贯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包括贯众、牛毛黄、野鸡膀子等。主产于中国东北、华北等地,春秋季采挖后晒干入药。
英文翻译
其英文名为“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或“Male Fern Rhizome”。
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温毒发斑、疮疡肿毒等,可预防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
驱虫止血
对绦虫、钩虫等寄生虫有麻痹驱除作用,还可治疗崩漏、便血等出血症状。
利水消肿
辅助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2-4克),预防流感可将药材泡水饮用。
禁忌与毒性
孕妇禁用,需严格遵医嘱。其有效成分绵马素有一定毒性,过量可能引发中毒。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中医典籍或专业医药平台(如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