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forfeiture proceeding
confiscate; expropriate; seizure; sequestrate
【经】 confisacte; expropriation; forfeiture; seize; seizure
formalities; procedure
【医】 procedure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没收手续指行政机关依法剥夺违法行为人非法所得或违法工具所有权时遵循的法定程序。该程序包含三个核心环节:
立案调查阶段 行政机关需收集足以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链,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参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条)。
决定告知程序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行政机关应在作出没收决定前书面告知当事人拟没收财物清单、法律依据及陈述申辩权。对于价值超过5万元的财物,必须组织听证会(依据国务院令第730号)。
执行与备案 经负责人批准后制作《没收财物决定书》,通过财政部门设立的专用账户上缴国库。执行过程需全程录像,并在政务平台公示决定文书(财政部令第102号第五章)。
该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confiscation procedure",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中被定义为"compulsory depriv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through statutory process"(UNCITRAL Model Law Article 3.2)。
关于“没收手续”的法律含义及程序,需结合不同法律场景具体分析,主要分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和行政处罚程序两类:
申请提出
由犯罪地或嫌疑人居住地的市级检察院向对应的中级法院提出书面申请,需列明财产种类、数量、位置及查封情况,并附相关证据(如贪污贿赂、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案件)。
法院审查受理
法院在7日内审查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需在15日内发布公告,公告期为6个月,通知嫌疑人近亲属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
利害关系人参与
近亲属或其他主张财产所有权的人可在公告期内申请参加诉讼,并可委托代理人。未参与的不影响审理,但后续可提出异议。
审理与裁定
公告期满后,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根据证据情况裁定没收财产或驳回申请。若审理期间嫌疑人归案,则终止程序并转为普通刑事诉讼。
财物分类处理
公告与认领
需退还原主或当事人的财物,应通知其在6个月内认领。逾期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上缴国库。
指国家强制将财产收归公有,具体包括:
建议通过司法案例或具体法规条文进一步了解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