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Marshall method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医】 hippo-
go to bed; have a rest; knock off
like so; you
【医】 Hall's method
马歇尔·霍尔氏法(Marshall Hall's Method)是19世纪由英国著名医生马歇尔·霍尔(Marshall Hall, 1790–1857)提出的一种用于抢救溺水或窒息患者的经典人工呼吸复苏技术。该方法在早期急救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利用重力辅助呼吸恢复,具体解释如下:
马歇尔·霍尔在1830年代基于生理学研究提出该方法。他观察到窒息导致的死亡主要源于呼吸停止而非心跳停止,因此设计了通过体位变化刺激呼吸反射的复苏术。其理论依据是:
"通过交替变换患者俯卧与侧卧位,利用肺部重量变化牵拉肋间肌,从而激发自主呼吸反射。"
(来源:Resuscitation Great — Marshall Hall and His Method, Resuscitation Journal, 2002)
初始体位
将患者俯卧,头部偏向一侧,双臂弯曲置于额下。此姿势使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减少窒息风险。
背部按压
施救者按压患者背部数次(约10-15秒),通过重力使横膈膜下移,模拟呼气动作。
体位转换
迅速将患者翻转为侧卧位,再转为半仰卧。此过程利用内脏重量牵拉膈肌,刺激吸气反射。
循环操作
重复上述步骤每分钟12-15次,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该方法取代了早期低效的"桶式翻滚法",成为19世纪主流急救技术。但其局限性在于:
(来源:Histor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随着195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术的普及,霍尔氏法逐渐被淘汰。但其"体位引流"思想仍影响现代急救,如:
(来源: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Evolution of Resuscitation Techniques)
术语对照
英文全称:Marshall Hall's Method
别称:Postural Resuscitation Method(体位复苏法)
中文标准译名参考:《世界医学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版)
权威参考文献
关于“马歇尔·霍尔氏法”这一术语,经过对现有信息的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两种解释可能性,需结合用户需求进一步澄清:
术语混淆可能性
存在“马歇尔·霍尔氏病”(Marshall Hall's Disease)的医学名词, 其英文对应为Marshall Hall's disease,中文也被译为假性水脑。该疾病可能与神经或脑部异常相关,但具体病理机制因搜索结果权威性不足需进一步医学文献佐证。
历史人物关联性
Marshall Hall(马歇尔·霍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医生,以研究反射性动作和神经系统著称。虽然搜索结果未直接提及“霍尔氏法”,但他曾提出“反射弧理论”等医学原理,可能与用户所指的“法”相关。但需注意,此关联为推测性解释,建议用户核对原始术语的英文拼写或使用场景。
建议:若用户需了解具体疾病或医学理论,请补充术语的英文原文或应用领域;若涉及经济学中的“马歇尔理论”(如提到的企业家理论),则属于另一学术范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