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uphorbia lunulata
cat; grimalkin; puss; pussy
aperture; eye; key point; look; small hole
【医】 eye; oculi; oculo-; oculus; ophthalm-; ophthalmo-; ophthalmos
ophthalmus
grass; herbage; mushroom; wort
【医】 grass; herb; herba; wort; yerba
猫眼草(学名:Euphorbia lunulata Bunge)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大戟科大戟属。其茎直立呈淡紫色,叶片互生呈线状披针形,顶端叶片常呈半月形排列。花序为杯状聚伞花序,腺体呈半月形,形似猫眼,故得名。该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常见于山坡、路旁及林缘地带。
在传统中医典籍中,猫眼草被收录为药用植物,《中华本草》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淋巴结结核及皮肤疮疡。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含有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中药杂志》。但需特别注意,该植物全株含刺激性乳汁,误食可能引发口腔灼痛、呕吐等中毒反应,《中国有毒植物志》将其列为Ⅲ级有毒植物。
英文释义对应为"Lunate Spurge",其中"lunulata"源自拉丁语"lunula"(小月亮),指其叶片基部特有的半月形腺体。美国农业部植物数据库(USDA Plants Database)将其归类为温带草本植物,标注其生态特征为耐旱性强、乳汁含毒性生物碱。
猫眼草是一种具有药用和植物学特征的中药材,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释:
学名与分类
猫眼草正式名称为乳浆大戟(学名:Euphorbia esula),属于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别名众多,如烂疤眼、猫儿眼、乳浆草等。
形态特征
分布与生长
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海南、西藏外的各地,常见于荒地、草丛,适应性强。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有毒;归肺、肝、膀胱经。
主要功效
现代研究
含猫眼草素、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肿瘤(如食管癌、乳腺癌)、抗菌消炎作用。
猫眼草常与泽漆混淆,但两者为不同种植物。泽漆叶片更宽,花序呈伞形,需注意区分。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中医药典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