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ontradictory proposition
在逻辑学与哲学领域,"矛盾命题"(Contradictory Propositions)指两个既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的命题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构成传统逻辑方阵中对当关系的核心,其英文术语"contradictories"源自拉丁语"contradictorius",意为"反对的陈述"。
从真值表分析,矛盾命题满足以下公式: $$ forall p in P, eg p Leftrightarrow q $$ 即命题p与其矛盾命题q在任何可能情况下都具有相反的真值。例如"所有天鹅都是白色"与"有些天鹅不是白色"即构成典型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该概念在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已有系统论述,后被纳入现代符号逻辑体系。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作为三大经典逻辑法则之一,明确规定:"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既是又不是"(Nothing can both be and not be)。这种严格的对立关系区别于次对立(subcontrary)与反对关系(contrary),构成逻辑推理的重要基础。
权威学术资源显示,矛盾命题在司法论证、数学证明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鉴别方法可通过命题量项(全称/特称)与质项(肯定/否定)的双重否定进行判定。
“矛盾命题”是逻辑学中的核心概念,指两个命题在真值上完全对立,无法共存。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矛盾命题指两个命题之间满足:
二、与反对命题的区别 容易混淆的类似概念是反对命题:
三、典型形式
四、逻辑特性
五、应用场景
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用语中的"矛盾"常被泛化使用,但在逻辑学中,矛盾命题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为真正的逻辑矛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