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wheel tread
annulus; ring; take turns; wheel
【医】 wheel
interface
【计】 contact surface
【化】 interface
【医】 contact surface; facies contactus
轮接触面(wheel contact surface)是指机械系统中车轮与轨道、地面或其他运动部件直接接触并传递力的功能界面。该术语在机械工程与车辆动力学中具有明确的物理定义,其核心参数包括接触应力分布、摩擦系数和几何接触面积。
从汉英词典视角解析,该术语对应英文表述为"wheel contact patch"或"wheel-road interface",特指轮胎与道路接触形成的椭圆状应力区域。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J670)将其定义为"轮胎胎面与支撑表面之间的瞬时接触区域,其几何形状受载荷、胎压及材料特性的共同影响"。
关键技术特征包含:
材料科学角度,现代高铁轮轨采用UIC 860V标准规定的ER8车轮钢与R350HT钢轨匹配,通过贝氏体相变控制接触疲劳。汽车领域则普遍采用DIN 17230标准的C56E2钢材,配合硫氮共渗表面处理技术。
该术语在轨道交通(BS EN 15663:2019)、汽车工程(ISO 8855:2011)和工业机器人(ANSI/RIA R15.08)领域均有差异化应用定义。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BAM)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证实,轮轨接触面微观纹理对噪声辐射级影响可达12dB(A)。
“轮接触面”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指轮子与其他物体(如轨道、地面等)实际接触的表面区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轮接触面(Wheel Tread)是轮子与外界物体直接接触并传递力的部分。例如,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面、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均属于此范畴。其形状和材质直接影响摩擦力、磨损率及运行稳定性。
工程特性
应用场景
常见于轨道交通(如高铁车轮)、汽车轮胎、工业机械传动系统等。例如,地铁车轮的接触面需定期打磨以消除疲劳裂纹,确保安全运行。
相关术语扩展
英文对应词为“wheel tread”或“contact surface of wheel”,在机械图纸或技术文档中常简写为“tread”。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行业标准(如铁路轮轨接触面规范),建议查阅机械工程手册或行业技术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