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权”一词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及权威解析如下:
军事指挥权
指统帅军队、调遣兵力的权力。英文对应"military command" 或"command of armed forces",强调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权。
例:大将执掌兵权,统领三军。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军队控制权
引申为对武装力量的政治控制权,英文译为"control over military forces"。常见于政权更迭语境,如“夺取兵权”。
来源:《牛津汉英词典》
古代军事制度
中国历史上,“兵权”常与中央集权关联。如宋代“杯酒释兵权”事件(Relinquishing Military Power at a Banquet),指君主解除将领兵权以巩固统治。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
现代政治术语
在当代政治中,多指国家元首或最高军事机构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supreme command authority")。
来源:《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中文释义 | 英文翻译 | 适用场景 |
---|---|---|
军事指挥权 | military command / leadership | 战术层面(将领职权) |
军队控制权 | control of armed forces | 战略层面(政权掌控) |
兵权象征 | symbol of military authority | 政治象征意义 |
翻译参考:联合国术语库(UNTERM)军事术语标准
《史记·淮阴侯列传》: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凸显君主与将领间的兵权博弈)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现代用法:
“兵权集中于中央军事委员会。”("Military command is centralized in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英译本
综合定义:
“兵权”是以军事指挥为核心、延伸至政治权力维度的复合概念,其英译需根据语境选择"command"(战术执行)或"control"(政权掌控)。历史中关乎政权稳定,现代语境下强调国家军事主权统一性。
“兵权”指统率军队的权力,是将帅调动、指挥军队的核心职权。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兵权是军事领域中的核心权力,包括对军队的指挥、调动和管理权。失去兵权,将帅便无法有效掌控部队。
扩展含义
历史实例
如宋代“杯酒释兵权”典故,即通过解除将领兵权巩固中央集权,体现兵权在政权稳定中的关键作用。
相关概念对比
与“军权”相比,兵权更具体、微观,侧重单一部队的直接控制;军权则属于宏观层面的整体军队管理权。
兵权既是军事指挥的基础权力,也包含战略决策的智慧,其掌控直接影响军队效能与政权安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