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manac
all previous; calendar; experience; go through; one by one
book; letter; script; write
历书(Almanac/Ephemeris)是记录天文数据与时间系统的传统工具,其核心功能为通过天体运行规律指导人类生产生活。从汉英词典视角分析,该词在跨语言文化中呈现以下三层含义:
天文历法工具
汉语中“历书”对应英语“almanac”和“ephemeris”双重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按历法编排的记载年月日、节气等的书”,而《牛津英语词典》将"almanac"解释为“包含天文数据和实用信息的年刊”。两者均强调其科学计算特性,如NASA星历表系统(JPL Horizons)提供的精密天体坐标数据。
农业社会纽带
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历书通过二十四节气衔接天文观测与农事活动。清代《协纪辨方书》记载的历注系统,与《老农年鉴》(Old Farmer's Almanac)中种植时令指南形成跨文化呼应,体现历书在传统社会中的实践指导价值。
文化传承载体
历书记录的日食月食、行星运行等数据,构成古代帝王“颁正朔”的政治象征。敦煌出土的唐代《具注历》包含择吉禁忌,对应西方占星历书的运势预测功能,展现人类对时空秩序的共同探索。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Horizons System
: 清代官修历法文献《协纪辨方书》
: Old Farmer's Almanac. Agricultural Guidance
: 敦煌研究院. 敦煌文献数据库
历书是按照一定历法编排年、月、日、节气及节日等内容的书籍,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历书通过系统记录时间序列和自然规律(如节气、物候),反映天象与农事周期的关联。其形式包括年历、月历、台历等。古代称为“通书”“时宪书”,因由帝王颁布,亦称“皇书”。
除传统历法书籍外,“历书”也用于代指其他系统记录时间或事件的形式(如医学病历的时序记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