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mplicated labor
【医】 complication; neopathy
childbearing; accouchement; childbirth; delivery; labour; parturition
【医】 accouchement; birth; childbearing; childbirth; confinement; delivery
labor; parturition; partus; texis; toco-; tocus; toko-; travail
以下内容基于权威医学教材及临床指南对“并发症分娩”的术语解释,符合原则(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
指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短期内出现的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病理状态,可能危及母婴健康。该术语涵盖产程异常、分娩损伤及围产期突发疾病等。
“并发症”指由原发疾病或医疗干预引发的附加健康问题;“分娩”特指胎儿娩出过程。
注:临床常合并表述为"Childbirth Complications"或"Obstetric Complications"。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阴道分娩)或≥1000ml(剖宫产),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
分娩后生殖道感染引发的发热、腹痛等症状,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
来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子痫前期/子痫(Preeclampsia/Eclampsia)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分娩期的急性恶化,表现为抽搐、器官功能障碍。
来源: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南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
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引发的急性心肺衰竭,死亡率>60%。
来源: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共识
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
分娩中胎儿缺氧状态,需紧急干预(如胎心异常、酸中毒)。
来源: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指南
并发症分娩的核心特征包括:
- 时间关联性:发生于分娩期间或产后24-48小时;
- 病理突发性:超出正常分娩生理变化;
- 干预必要性:需医疗手段干预以降低母婴风险。
——综合《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临床定义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妇产科标准教材及国际指南定义,临床实践需遵循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如遇具体病例,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分娩期并发症是指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后可能出现的威胁母婴健康甚至生命的异常情况。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分娩期并发症特指分娩过程中因产力异常、胎儿因素或母体健康问题引发的突发性危险状况。这些并发症可能影响产程进展,导致胎儿窘迫、产妇大出血等严重后果。
子宫破裂
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子宫体/下段裂开,常见于瘢痕子宫(如剖宫产史)或胎位异常。
羊水栓塞
突发性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呼吸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死亡率高达60%-80%。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多因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残留导致。
胎儿窘迫
因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原因导致胎儿缺氧,需立即终止妊娠。
产程异常
包括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小时)、活跃期停滞(宫口停滞2小时以上)等。
类别 | 具体因素 |
---|---|
母体因素 | 高血压、糖尿病、生殖道感染、心理焦虑 |
胎儿因素 | 胎位异常(如臀位)、巨大儿(体重≥4000g)、多胎妊娠 |
医疗操作 | 催产素使用不当、瘢痕子宫试产、产钳助产失误 |
建议通过正规医疗机构建档产检,更多完整信息可查看、10、12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