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nterest rate swap
interest rate
【经】 interest rate; money rates; rate; rate of interest
illegally buy up
【法】 straddle
利率套购(Interest Rate Swap, IRS)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一种常见的风险管理工具,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特定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交换基于不同计息方式的利息现金流的合约行为。其核心目的是管理利率风险或进行套利操作,而非交换本金本金本身。
交易结构
双方约定交换的利息现金流通常基于两种不同利率基准:
例如:A企业向B银行支付固定利率5%,同时收到B银行支付的SHIBOR+1%的浮动利息。
中文术语辨析
“套购”在金融术语中特指通过组合交易锁定风险或收益的策略,区别于“套利”(利用价差获利)。中国央行文件《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多次使用“利率互换”作为规范译名,但“利率套购”在实务中仍被广泛采用。
风险管理
投机与套利
交易者基于对利率走势的预判,通过方向性交易博取收益,或利用不同市场间的定价差异进行套利。
《英汉证券投资词典》
定义利率互换为:“双方同意在约定期限内,就同一货币的本金,定期交换以不同利率计算的利息义务的合约。”(来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国际清算银行(BIS)
在衍生品统计报告中明确将利率互换归类为场外衍生品(OTC),强调其非标准化合约特性(来源:BIS Quarterly Review)。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在《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中规范了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要素,包括名义本金、期限、浮动利率基准等(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
注:因术语存在地域差异,建议在专业文本中优先采用“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这一国际通用表述,同时标注“亦称利率套购”以兼顾中文习惯用法。
“利率套购”这一表述在金融领域更常见的术语是“利率套利”(Interest Rate Arbitrage),但根据搜索信息中的相关定义,可以结合“套购”在不同领域的含义进行解释:
金融领域的套购(套利)
根据,套购(Arbitrage)指通过同步买卖相同或等值证券,利用市场价格差异获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在利率场景中,即利率套购指利用不同市场、金融工具或期限的利率差异进行套利。例如:
其他领域的“套购”
部分搜索结果(如、)提到“套购”可能涉及利用他人名义或政策漏洞获取商品或服务,但这一含义与金融套利无关,需注意区分。
常见操作
风险提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公式,可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