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介子英文解释翻译、介子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meson
【化】 baryton; heavy electron; meson; mesons; mesotron
【医】 barytron; meson; mesotron

分词翻译:

子的英语翻译:

【机】 leaven

专业解析

介子(Meson)是粒子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一类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的强相互作用粒子,属于玻色子。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分层次解释其含义:


一、汉语释义

在汉语中,“介子”是规范物理学名词,其核心定义为:

介于电子和质子质量之间的不稳定粒子,参与强相互作用,寿命极短(通常为纳秒级),在原子核力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来源:《物理学名词》(第三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二、英语对应词

英语术语Meson 源自希腊语 mesos(意为“中间”),1934年由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命名,因其质量介于电子与质子之间:

Meson: Any of a group of subatomic particles composed of a quark and an antiquark, intermediate in mass between leptons and baryons.

来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三、科学定义扩展

介子的核心特性可概括为:

  1. 组成结构:由1个夸克和1个反夸克通过强相互作用束缚形成(如π介子:π⁺=ūd,π⁻=ud̄)。
  2. 物理属性:
    • 自旋为整数(玻色子),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 质量范围广(如π介子≈140 MeV/c²,J/ψ介子≈3.1 GeV/c²);
    • 通过强、弱或电磁作用衰变。
  3. 作用机制:传递核力(例如π介子是核子间强相互作用的媒介)。

    来源:Particle Data Group(国际粒子物理权威数据库)


四、分类示例

常见介子类型包括: | 类型 | 组成 | 质量 (MeV/c²) | 主要衰变方式| |------------|------------|---------------|-----------------------| | π介子| u/d夸克对| 135–140 | → μνμ, eνe| | K介子| s/d夸克对| 494–498 | → ππ, πlνl | | η介子| 夸克混合态 | 547 | → γγ, πππ| | J/ψ介子| c̄c | 3097| → e⁺e⁻, μ⁺μ⁻ |


五、历史与意义

汤川秀树通过介子理论预言核力载体(后证实为π介子),奠定量子场论基础,并因此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介子归类为强子的子类(另一类为重子)。

来源:Nobel Prize官方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

“介子”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物理学概念(基本粒子)

介子(Meson)是质量介于电子与质子之间的基本粒子,属于强子的一种,具有以下特性:

  1. 质量范围:典型质量在电子(约0.511 MeV/c²)与质子(约938 MeV/c²)之间。
  2. 电荷特性:可带正电、负电或不带电(中性)。
  3. 物理性质:自旋为整数,重子数为零,参与强相互作用,性质不稳定。
  4. 主要类型:包括π介子(π⁺、π⁻、π⁰)、κ介子(K⁺、K⁻、K⁰)和η介子等。
  5. 应用:可用于轰击原子核,引发核反应。

二、古代宗法制度称谓

在中国古代宗法体系中,“介子”指代庶子担任大夫职位的情况:


注:现代语境中“介子”主要指物理学概念,古代用法多出现于文献研究。如需扩展了解介子的粒子特性,可参考高能物理领域的专业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