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lder berry
【医】 elder
fruit; really; resolute; sure enough
接骨木果(Elderberry)是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学名:Sambucus)的成熟果实,其英文名称直接源于古英语"ellen"(火)和"berie"(浆果)的组合。根据植物分类系统,接骨木属包含约30个种,其中欧洲接骨木(Sambucus nigra)和美洲接骨木(Sambucus canadensis)的果实最为常见。
从植物形态学分析,接骨木果呈簇状生长,直径约5-6毫米,成熟时呈现深紫色至黑色,表皮覆盖天然蜡质层。果肉含有3-5枚扁平卵形种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在传统医学领域,接骨木果被《中华本草》收录为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的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富含花青素(anthocyanins)和类黄酮(flavonoids),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ORAC值达14,697 μmol TE/100g),相关研究已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根据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每100克新鲜接骨木果含有73千卡热量,18.4克碳水化合物(其中7克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达36毫克,占日需量的60%。需特别注意的是,未成熟果实含有微量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需加热处理后食用。
在民俗文化中,接骨木果被斯拉夫民族视为“生命之树”的象征,其枝干常被制成驱邪护身符。英国历史文献记载,17世纪伦敦大瘟疫期间,接骨木果糖浆曾作为民间防疫饮品使用。
接骨木果是接骨木属植物的果实,具有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植物形态
接骨木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6米,茎灰褐色,分枝多;羽状复叶对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果实为浆果,成熟时呈鲜红色、蓝紫色或黑色,直径约5毫米,形似小葡萄。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如中国东北、华北、欧洲及北美,多生长于山坡、灌丛或宅旁。
传统中医应用
古代《本草新编》记载其“专续筋接骨”,可内服(酒吞)或外用(汤浴)治疗骨折、风湿痛、风疹等。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解热止痛、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
现代健康作用
果实富含维生素A、C、B族,矿物质(钾、铁、磷),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成分(如花青素)。但需注意:枝叶含微量氰化物,需加工后食用。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参考《本草新编》或现代中医药典籍(来源:、12)。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