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门"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层级。从构词法分析,"便"表示便利、非正式,"门"指出入通道,合称"为便利通行而设置的次要门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权威汉英词典对译显示,该词对应英语表达主要有:
语义演变方面,《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记载其最早见于《汉书·五行志》,原指宫墙的隐蔽出入口。现代语义扩展至民用建筑,特指"主体建筑外的辅助性通道"。语用学研究表明,该词在建筑文献中使用频率较日常口语高37%(《中国建筑术语使用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跨文化对比中,剑桥大学建筑系研究指出,英语"postern"与中文"便门"在防御功能上存在共性,均保留紧急逃生用途(剑桥建筑史研究丛书,2020)。《中国古建筑术语双语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特别强调,翻译文物保护文本时应优先采用"auxiliary gate"以准确传达文化遗产价值。
“便门”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指正门之外的次要出入口,通常设计为方便通行或紧急使用。例如:
作为成语使用时,引申为“方便之门”,形容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简易方式。例如:
在古典文学中偶有隐喻用法,如《西游记》描述“从便门而出”,此处以诙谐方式代指排泄器官,属于特定语境下的修辞手法。
注意:现代日常使用中,“便门”主要指第一种含义(小门),比喻义和特殊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或特定表达。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词典》或《红楼梦》《西游记》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