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扁茎黄芪英文解释翻译、扁茎黄芪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

分词翻译:

扁的英语翻译:

flat

茎的英语翻译:

bine; culm; haulm; stalk; stem; stick
【医】 caudex; caulis; peduncle; pedunculus; petiole; petiolus; stalk; stem

黄芪的英语翻译:

【化】 astragalus root; milkvetch root
【医】 Astragalus hoangtchy;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Astragalus propinquns Schichk.; radix astragali

专业解析

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中文别称沙苑子或潼蒺藜,是豆科黄芪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直观描述了该植物的典型形态特征——茎秆呈扁圆柱形。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权威信息:

一、植物学特征与命名

扁茎黄芪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及西北干旱地区,茎干扁平匍匐生长,羽状复叶,开黄色蝶形小花,荚果纺锤形。其学名Astragalus源于希腊语"astragalos"(踝骨),指早期该属植物荚果形状似骨节;种加词"complanatus"意为"扁平的",直指其茎部形态特征。该植物干燥成熟种子为传统中药"沙苑子" 。

二、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药材,扁茎黄芪种子性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明目、益肾固精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含黄酮类(如沙苑子苷)、生物碱及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可调节免疫、保护肝肾、改善微循环,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视力减退等症 。

三、生态与经济价值

该植物耐旱、耐盐碱,是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先锋物种。其茎叶可作为牧草,种子除药用外还可榨油(含油率约10%),兼具生态修复与经济价值 。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鉴》

网络扩展解释

扁茎黄芪(学名:Astragalus complanatus)是豆科黄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药用和生态价值。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特点:

一、基本概述


二、形态特征

  1. 植株结构
    • 茎:茎略扁,偃卧生长,高30-100厘米,多分枝,全体被短硬毛。
    • 叶: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21片,椭圆形,长6-14毫米,宽3-7毫米,叶面无毛,叶背灰绿色被柔毛。
    • 花与果: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黄色;荚果纺锤形,长3-4厘米,内含20-30粒圆肾形种子。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三、药用价值


四、生态与应用

  1. 生态特性
    • 耐旱性强,怕涝,适应多种土壤,常作为果园覆盖植物,抑制杂草并保持水土。
    • 茎叶春季生长缓慢,减少与果树竞争养分,6月后形成密集覆盖层。
  2. 其他用途
    • 茎叶可作优质饲料,适口性好;
    • 人工栽培需注意种子萌发温度(15-30℃),第2-3年为高产期。

五、与普通黄芪的区别

扁茎黄芪是黄芪属的一个变种,与普通黄芪(如蒙古黄芪)相比,其茎扁平匍匐,种子药用为主,而普通黄芪多以根入药。

如需更详细的地理分布或栽培技术,可参考植物志或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