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rmidon
家仆(jiā pú)指受雇于私人家庭,从事家务劳动或提供贴身服务的仆人。该词具有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分项解析:
核心定义
“家仆”由“家”(家庭)和“仆”(仆人)构成,特指隶属于某一家庭、承担杂役或侍奉工作的雇佣人员。其职责涵盖清洁、烹饪、照料起居等,常见于古代至近代中国社会。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87页。
社会属性
在传统等级制度下,家仆属于“贱民”阶层,人身依附性强,需遵从家主命令。部分家仆通过契约雇佣(如“长工”),亦有因债务或卖身沦为奴仆者。
来源: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第245页。
Direct Translation: "Domestic Servant"
英文直译为"domestic servant",强调服务于家庭内部(domestic)的从属身份(servant)。例如:
"In wealthy households, domestic servants handled all daily chores."
(富庶家庭中,家仆承担所有日常杂务。)
来源:《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年,"servant"词条。
Historical Context: "Household Retainer"
若指代依附于贵族世家的终身仆役,可用"household retainer",隐含忠诚与世代服务的关系。例如:
"The household retainers of the Ming nobility often held specialized roles."
(明代贵族的家仆常担任特定职务。)
来源:《中国历史术语英译指南》,外文出版社,2015年,第89页。
礼制与伦理
儒家思想强调“主仆有序”,家仆需恪守尊卑规范(如称主人为“老爷”“太太”),而家主则负有“庇佑”责任。这一关系见于《礼记·内则》对家内分工的记载。
来源: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现代转型
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家仆”一词逐渐被“家政服务员”(housekeeping staff)替代,强调职业化雇佣关系而非人身依附。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家政"词条。
中文词 | 英文对应 | 差异点 |
---|---|---|
家仆 | domestic servant | 广义家庭仆役 |
奴婢 | bondservant/slave | 无人身自由,属私有财产 |
佣人 | hired help | 口语化,侧重临时雇佣性质 |
管家 | steward/butler | 仆役管理者,地位高于普通家仆 |
综合来源:
“家仆”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家臣
指在春秋时期服务于卿大夫家族的官员或属吏,属于贵族阶层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例如《礼记·礼运》记载:“仕於家曰僕”,孔颖达疏释为“卿大夫之僕”。
私家奴仆
泛指私人家庭中的仆役,负责日常杂务或侍奉主人。晋代潘岳《马汧督诔》提到“家僕”与“狄隶”并列,体现其身份属性。
在卡牌游戏《炉石传说》中,“家仆”是“莫罗斯”的衍生卡牌,属于中立随从,属性为1点攻击力和生命值。此为现代文化中的借用,与历史含义无直接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家仆的社会地位或具体文献,可查阅《礼记》《水经注》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