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角形反射器天线英文解释翻译、角形反射器天线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corner reflector antenna

分词翻译:

角形反射器的英语翻译:

【电】 corner reflector

天线的英语翻译:

antenna; antennae
【化】 antenna
【医】 antenna

专业解析

角形反射器天线(Corner Reflector Antenna)是一种定向天线,利用两个或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金属平板(反射器)构成一个角形结构,在其顶点或附近放置辐射单元(如偶极子)来增强特定方向的辐射。其核心原理是金属反射面将辐射能量聚焦到角形开口方向,形成高增益、窄波束的辐射特性。

一、术语解析(汉英对照)

  1. 角形反射器 (Corner Reflector)

    由两块或三块导电平板以特定角度(通常90°)相交构成的反射结构,是天线实现定向辐射的关键部件。

  2. 辐射单元 (Radiating Element)

    通常为偶极子(Dipole)或喇叭(Feed Horn),置于角形反射器顶点附近,负责电磁波发射/接收。

  3. 增益 (Gain)

    衡量天线定向辐射能力的指标,角反射器天线增益可达10–15 dBi(如90°双面角反射器)。计算公式近似为:

    $$ G approx frac{4pi A_e}{lambda} $$ 其中 (A_e) 为等效孔径面积,(lambda) 为波长。

  4. 波束宽度 (Beamwidth)

    天线主瓣辐射角度范围,角反射器天线通常具有较窄的水平和垂直波束宽度(约30°–60°)。

二、工作原理

辐射单元发出的电磁波撞击金属反射板后发生反射,反射波与直射波在角形开口方向同相叠加,增强正向辐射强度;反向波则因相位抵消而减弱,从而实现高前后比(Front-to-Back Ratio)。

三、特性与参数

四、典型应用

  1. 雷达校准:用作标准目标反射器(如船舶雷达应答器),因雷达截面积(RCS)稳定。
  2. 无线通信:适用于点对点微波中继(UHF/SHF波段),如电视信号传输。
  3. 射频识别(RFID):定向读取标签,提升识别距离与抗干扰能力。
  4. 天线测量:作为增益校准参考源。

参考文献

  1. Kraus, J. D., & Marhefka, R. J. (2002). Antennas: For All Applications (3rd ed.). McGraw-Hill. (角反射器设计原理)
  2. IEEE Standard 145-2013. Definitions of Terms for Antennas. IEEE. (天线术语标准定义)
  3. Balanis, C. A. (2016). Antenna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4th ed.). Wiley. (辐射特性与参数分析)
  4. ITU-R Recommendation RS.1166.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Reflectors.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雷达应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角形反射器天线是一种定向天线系统,其核心设计由辐射单元(馈源)和角形反射器组成,通过反射电磁波实现信号的高效定向传输。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结构

  1. 反射器与馈源组合
    通常由金属底板(如平面或栅状结构)构成角形反射面,后方放置辐射单元(有源振子)。例如,液体角形反射器天线还包含盛装导电液的无源振子臂,通过调整液体高度或分布实现性能重构。

  2. 对称布局
    反射器的两条边形成一定夹角(如90°或120°),馈源位于夹角的平分线上,确保电磁波反射后方向集中。


二、工作原理

  1. 电磁波反射机制
    辐射单元发射的电磁波遇到角形反射器后,被反射回前方区域,叠加后形成定向波束。反射波与入射波方向平行且极化一致,显著提升增益和前后场强比。

  2. 可调特性
    部分改进设计(如液体天线)通过调节导电液体的分布或高度,改变振子的电长度,从而动态调整天线的频率和水平波瓣宽度。


三、技术特点

  1. 高增益与强定向性
    反射结构减少了信号向其他方向的散射,适用于需要集中辐射的场景(如雷达、卫星通信)。

  2. 结构多样性
    包括传统金属角反射器、波纹反射单元、分形结构等。例如,分形设计可扩展工作频段并提高增益。

  3. 低成本与易部署
    相比抛物面天线,角形反射器结构更简单,无需复杂馈电系统,适合电视接收等民用领域。


四、应用领域


五、技术演进

近年来的改进方向包括多频段设计(分形结构)、波束赋形(双弯曲反射面)以及智能重构(液体动态调节),以提升环境适应性和性能指标。

如需更完整的专利或学术文献,可参考、2、7、8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