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reamed hole
hang by the neck; twist; wind; wring
【电】 lay; strand
【化】 unthreaded hole
"绞光孔"是机械加工领域的专业术语,指通过铰削工艺对预钻孔进行精密加工形成的标准化孔径。该工艺包含以下核心特征:
工艺定义
绞光孔是通过旋转铰刀对已钻底孔进行微量切削(通常单边切削量0.1-0.3mm),以达到H7-H9级公差要求的精加工工序。相较于普通钻孔,其表面粗糙度可提升至Ra1.6-3.2μm(来源:《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技术参数
孔径尺寸需符合GB/T1800.1-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基孔制要求,典型绞削余量计算公式为:
$$ D{text{铰}} = D{text{钻}} + 2 times (0.15 sim 0.25)text{mm}
$$
其中$D_{text{钻}}$为预钻孔直径(来源: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文件)。
英译对照
在ASME Y14.5M-2018标准中,"绞光孔"对应术语为"reamed hole",特指通过铰削(reaming)工艺形成的精密配合孔。其与"drilled hole"(钻孔)存在本质工艺差异(来源: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官网)。
应用领域
该工艺广泛应用于液压阀体、发动机缸盖等需要精密配合的场合。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某型号发动机连杆螺栓孔的加工要求显示,绞孔后的圆柱度需≤0.008mm(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9年行业白皮书)。
根据海词词典的权威解释,"绞光孔"对应的英文翻译为"reamed hole" 。该术语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指通过铰削(reaming)工艺加工出的高精度孔洞。
具体解析:
扩展说明: 在机械制图标注中,"绞光孔"需注明铰削前的钻孔直径(通常比最终孔径小0.1-0.5mm)和铰削余量。例如:Ø12H7的绞光孔,需先钻Ø11.8的底孔再进行铰削。
建议需要精确工艺参数的专业人士,可参考GB/T 1132-2018《铰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获取详细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