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ommutation pardon
commute a sentence; reduce a penalty
【法】 abatement from penalty; commutation; commutation of penalty
commutation of punishment; commutation of sentence; commute
commute a sentence; mitigation of punishment; reduce a penalty
remission of punishment
amnesty; special pardon
【法】 act of grace; anmesty; free pardon; granting of pardon; special pardon
减刑特赦是法律体系中两种不同的刑罚变更制度,其核心定义与适用条件在汉英法律语境中存在明确对应关系:
一、减刑(Commutation of Sentence)
指对已判决罪犯减轻原判刑罚的执行力度,包含刑期缩短或刑罚种类变更(如死刑改为无期徒刑)。中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情节的,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减刑。英文术语"commutation"在国际司法文件中特指通过法定程序调整刑期,如《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36条中使用的表述。
二、特赦(Amnesty/Pardon)
指国家通过特别程序免除或减轻特定群体的刑罚执行。中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确立特赦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实施,如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特赦。英文术语中"amnesty"多用于群体性赦免,而"pardon"侧重个案赦免,例如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总统特赦权。
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减刑需以罪犯服刑期间表现为前提,属于司法执行程序;特赦则是基于政治考量或社会形势作出的特殊安排,属于国家权力行为。在跨境司法协作中,需注意"commutation"与"amnesty"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2条中的不同效力认定标准。
以下是关于“减刑”和“特赦”的详细解释:
定义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因符合法定条件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期的制度。
适用条件
一般条件
重大立功(应当减刑)
限制条件
程序
由监狱等执行机关提出建议,法院审核裁定。
定义
特赦是国家元首或最高权力机关对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刑事制度,其特点是免除刑罚但不赦免罪行。
适用条件(中国特赦案例)
例外情况
贪污受贿、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涉黑等严重犯罪的主犯及累犯不予特赦。
程序
对比项 | 减刑 | 特赦 |
---|---|---|
依据 | 个人悔改或立功表现 | 国家政策或特定历史背景 |
决定机关 | 法院 |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 |
效果 | 缩短刑期 | 免除刑罚(不消除犯罪记录) |
适用范围 | 所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服刑人员 | 特定群体(如战争贡献者、老年人等) |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