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indirect possessor
【法】 remoteness
【法】 seizor; tenant in possession
在汉英法律词典语境下,“间接占有人”指不直接控制或持有某物,但通过他人(直接占有人)对该物享有法律上占有权益的主体。其核心在于对物存在间接控制关系与返还请求权。
间接占有人(Indirect Possessor / Mediate Possessor)
指基于委托、租赁、质押等法律关系,将物的直接占有转移给他人(直接占有人),自身保留占有本权(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并可请求返还原物的权利人。区别于“直接占有人”(Direct Possessor),后者实际控制该物但可能受制于前者的权利。
间接控制关系
通过合同或法律规定(如保管合同、融资租赁)建立控制链条。例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41条,占有保护涵盖间接占有形态。
返还请求权
间接占有人享有向直接占有人请求返还原物的权利(如租赁期满收回房屋),此权利构成其“占有”的法律基础。
权利转化场景
当直接占有人拒不返还时,间接占有人可主张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或债权请求权(违约赔偿),具体依据基础法律关系而定。
《元照英美法词典》(2023修订版)
定义“Mediate Possession”为:“通过他人实现的占有,占有人虽未实际控制物体,但有权要求实际占有人交付。”
法律出版社,ISBN 978-7-5197-7152-3
《英汉法律词典(第四版)》
明确“间接占有”对应“constructive possession”及“mediate possession”,强调其“非物理控制但受法律承认”的特性。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20756-8
《民法典》条文支撑
第458条(占有保护请求权)、第235条(返还原物请求权)为间接占有人权利提供实体法依据,确保其地位受司法保护。
本释义综合法律术语汉英对译规范及实体法规则,覆盖占有形态的法律逻辑与实践应用场景。
间接占有人是指虽然不直接控制或管领某物,但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对直接占有人享有返还请求权,从而对物形成间接支配的主体。以下是关键解析:
间接占有是一种观念化占有状态,通过占有媒介关系(如租赁、质押、保管等)实现。例如,房屋出租后,房东(间接占有人)通过租赁合同约束租客(直接占有人),保留所有权和返还请求权。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间接占有人通过法律纽带实现物的间接支配,其核心在于返还请求权和法律关系约束,而非物理控制。这与直接占有的现实管领形成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的占有制度体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