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nsequential loss; indirect loss
间接损失的汉英词典释义与法律应用解析
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在汉英法律词典中通常定义为“非由损害行为直接引发,但基于特定因果关系产生的后续经济损失”。其核心特征在于损失与侵权行为的关联具有间接性与可预见性,例如合同违约导致工厂停产引发的客户订单流失。
从法律要件看,间接损失需满足两项原则:
在保险领域,间接损失常被列为除外责任条款,例如企业财产险通常仅承保火灾直接损毁的设备,而停产导致的利润损失需通过营业中断险单独投保。该术语的英文对应词“Consequential Loss”在《Black's Law Dictionary》中被强调为“区别于直接物理损害的经济结果损失”。
参考资料
间接损失,又称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导致受害人本应获得但未能实现的未来财产利益。以下从定义、特征、分类及法律依据等方面详细解释:
定义
间接损失是受害人因侵害行为失去的预期可获得的利益,例如利润、工资、法定孳息等()。
特征
财物损害导致的间接损失
人身损害导致的间接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584条,间接损失赔偿需满足:
需注意,法律上的间接损失不同于企业经营中的外部风险(如市场波动),后者通常不可索赔()。
间接损失的核心是“未来可得利益的合理丧失”,其认定需结合因果关系、可预见性及证据充分性。实际案例中,常见于交通事故、合同违约等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