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lect; compile; edit; part; volume
"辑"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可分为三方面:
动词用法 表示收集整理的行为,对应英文"compile"或"edit"。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将资料或作品收集整理成册",《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标注为"to compile; to edit"。典型用例包括"辑录文献""编辑期刊"等。此义项可追溯至《说文解字》"聚也"的本义(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名词用法 指系统整理后的作品集合,对应英文"collection"或"anthology"。如《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释义为"整套书籍的组成部分",常见于"专辑""特辑""丛书第一辑"等表达。该用法在《辞海》中被归入"集部"类目(来源:中华书局《辞海》第七版)。
专业术语 在特定学科中具有特殊含义:
该字存在发音差异:作动词时读jí(第二声),作量词时部分方言读jī(第一声)。现代汉英对译需注意语境,如"逻辑辑要"应译作"Essentials of Logic"而非字面直译(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大词典》第三版)。
“辑”是一个多义字,其含义涵盖字源、本义、引申义及用法等多个方面,以下为详细解析:
聚集材料编撰
指收集整理资料并汇编成书,如“辑录”“编辑”。这一用法在《韩非子·说林》中已有体现:“甲辑而兵聚”,强调聚合之意。
书籍的分部或分册
表示按内容或时间划分的书籍部分,如“丛书第一辑”。
和睦、安定
引申为和谐关系,如“辑睦”指社会或人际关系的融洽。
古义通假
在古籍中常与“缉”通用,表“连缀”之意,如《诗·大雅》中“辞之辑也”。
本义为“车箱”
《说文解字》释:“辑,车和辑也”,指古代车辆中装载物品的部分。后泛指整个车子,如《六书故》载:“合材为车,咸相得谓之辑”。
动词化引申
从车箱的“聚合”功能,衍生出“收集”“编纂”等动作,如“辑佚”(收集散失文献)。
“辑”的核心含义围绕“聚合”展开,既可指物理上的集合(如编书、车箱),也可引申为抽象的社会和谐。实际使用需结合语境,如“编辑”侧重编纂行为,“辑睦”则强调和睦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