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rate of call
current
【经】 due on demand
interest rate
【经】 interest rate; money rates; rate; rate of interest
活期利率(Demand Deposit Rate)是银行向客户支付活期存款账户资金利息的计算标准,其英文对应术语在《牛津英汉双解金融词典》中被定义为“the interest rate paid on funds held in a demand deposit account”。该利率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即时存取性
活期存款允许客户随时存入或支取资金,因此利率通常低于定期存款。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中,活期利率长期维持在0.35%左右,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达1.5%以上。
浮动调整机制
商业银行参照央行基准利率进行动态调整,如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变动会直接影响美国银行的活期利率水平。这种调整机制在《国际金融实务》中被描述为市场化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利计算方式
多数银行采用季度复利计算,公式为:
$$
A = Pleft(1 + frac{r}{n}right)^{nt}
$$
其中$r$代表年利率,$n$为每年复利次数(通常为4次),$t$为存款年数。中国银行官网公布的计息规则显示,余额超过1万元的部分按日累计、按季结息。
风险与收益平衡
根据美联储2024年货币政策报告,活期利率的低收益特性与其高流动性直接相关,适合用作日常资金管理工具,与货币市场基金等短期理财工具形成互补关系。
活期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活期存款支付的利息比率,属于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以下是详细解释:
活期利率指储户将资金存入活期账户后,银行按约定比率支付的利息。活期存款没有固定期限,可随时存取,具有以下特点:
个人层面
企业层面
活期利率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之一:
不同银行的活期利率存在差异(以网页数据为例):
| 银行 | 活期利率 |
|------|----------|
| A| 0.30%|
| B| 0.25%|
| C| 0.35%|
活期利率虽低,但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并反映宏观经济动向。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在活期账户与其他理财工具间灵活配置资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