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easing of money rate
coin; money
【计】 currency
【经】 bank currency; currency; king portait; money
interest rate
【经】 interest rate; money rates; rate; rate of interest
go down; come down; decline; descend; drop; fall; gravitate; plunge
degression
【医】 descensus; descent
【经】 decline; slump
货币利率下降(monetary interest rate cut)指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通过政策调整降低基准利率水平,旨在调节市场资金成本与流动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政策通常表现为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的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关键指标下调,例如2023年6月我国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3.65%降至3.55%。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利率下降会通过两种路径影响经济:其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设备投资和技术升级,如美联储2020年紧急降息至0-0.25%区间后,美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40%;其二,削弱储蓄收益预期,推动居民消费倾向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显示,利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使发达经济体消费支出增长0.3-0.5个百分点。
该政策常与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联动。以欧洲央行为例,其货币政策框架明确规定,当核心通胀率持续低于2%目标且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5个百分点时,将启动降息周期。实际操作中需平衡本币汇率压力,如日本银行实施负利率政策期间,日元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值12%,印证了利率平价理论中利率与汇率的反向关系。
货币利率下降是指市场中资金的使用成本(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普遍降低的现象,通常由央行政策调控或市场供求变化引起。以下是详细解释:
货币政策调控
央行通过降低基准利率或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例如,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央行可能降低存款利率,减少储蓄吸引力,促使资金流向消费和投资。此外,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资金供大于求,从而压低利率(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宏观经济目标
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等。例如,通货紧缩时期,央行可能通过降息增加市场流动性,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对个人和家庭
对企业与经济
对金融市场
利率下降需权衡利弊:虽能刺激短期经济增长,但长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因此,央行常配合其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准备金率)进行调控。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利率调控的具体案例或国际经验,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完整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