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upel
ash; discouraged; dust; grey
【医】 ash; spodo-
utensil
【医】 dish
灰皿(huī mǐn)是实验室常用器皿,其核心功能为承载样品进行高温灰化或灼烧处理。根据《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及《牛津科技汉英大词典》,该词对应的英文翻译为"crucible dish"或"ashing dish",特指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浅口容器。
从专业用途角度分析,灰皿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其材质特性包含三个关键参数: $$ begin{align} text{耐温极限} & : 1200^circ C sim 1500^circ C text{主要成分} & : text{SiO}_2(60%) + text{Al}_2text{O}_3(30%) text{热膨胀系数} & : 3.5 times 10^{-6}/^circ C end{align} $$ 这些参数使其能承受反复高温灼烧而不开裂(参考《分析化学仪器手册》第7版)。需注意灰皿与普通坩埚的差异在于其浅盘式结构更适合粉末状样品铺展。
“灰皿”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领域进行解释:
定义与用途
灰皿是火试金法中使用的多孔耐火容器,主要用于灰吹法分离贵金属(如金、银、铂)与杂质。在高温下,铅等杂质被氧化为氧化物(如PbO)并被灰皿吸收,贵金属则形成合粒留存,便于后续检测含量。
材质与类型
其他名称
又称“燃烧舟”“陶瓷船”“灰分坩埚”等,尺寸多样,适用于不同实验需求。
在日语中,“灰皿(はいざら)”指烟灰缸或烟灰碟,用于熄灭烟头。此含义与中文专业术语无直接关联,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灰皿的制造工艺或具体实验步骤,可参考相关行业标准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