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脆性英文解释翻译、回火脆性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temper brittleness
分词翻译:
回火的英语翻译:
backfire; temper
【化】 back fire; temper
【医】 temper; tempering
专业解析
回火脆性 (Temper Brittleness)
指某些合金钢(尤其是含铬、镍、锰等元素的低合金钢)在特定温度范围(通常为350°C至575°C)进行回火处理后,或在高温回火后缓慢冷却过程中,材料冲击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这种脆性表现为材料在室温或低温下断裂韧性降低,易发生脆性断裂,但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其本质是杂质元素(如磷、锡、锑)或合金元素在晶界处偏析,弱化了晶界结合力。
英文对应术语
英文通常译为"Temper Brittleness",强调其与回火工艺(Tempering)的关联性。亦可称为"Blue Brittleness"(蓝脆,特指300°C左右回火脆性)或"Reversible Temper Brittleness"(可逆回火脆性,指可通过快冷抑制但慢冷重现的脆性)。
关键特征与机理
- 温度敏感性:主要发生于回火温度区间(350–575°C),或高温回火后缓慢冷却时。
- 杂质偏析:磷(P)、锡(Sn)、锑(Sb)等微量杂质在奥氏体晶界富集,降低晶界强度。
- 合金元素影响:铬(Cr)、锰(Mn)、镍(Ni)等元素加剧杂质偏析倾向,而钼(Mo)可抑制脆性。
- 可逆性:部分回火脆性可通过快速冷却抑制,但重新加热至脆化温度后会再次出现。
工程影响与应对
回火脆性显著降低材料的冲击韧性,可能导致服役中突发脆断(如压力容器、涡轮转子)。对策包括:
- 加入0.2–0.5%钼以抑制杂质偏析;
- 高温回火后采用水冷或油冷加速冷却;
- 严格控制钢中磷、锡等杂质含量。
参考文献来源
- 潘金生等. 《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12章"材料的亚稳态"
- ASM International. ASM Handbook Vol.1: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 Irons, Steels, and High-Performance Alloys(回火脆性机理章节)
- 《金属手册:失效分析与预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环境致脆"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特定温度区间回火或回火后缓冷时,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根据温度范围和特性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第一类回火脆性(不可逆回火脆性)
- 温度范围:250~400℃(部分文献细化到300℃左右)。
- 特征:
- 不可逆,一旦发生无法通过热处理消除;
- 与冷却速度无关,断口呈沿晶脆性;
- 几乎所有工业用钢都会出现,尤其合金结构钢。
- 影响因素:
- 钢中P、N等杂质元素促进脆性;
- Al、Ti、Ni、B元素可抑制脆性。
- 应对措施:避免在此温度区间回火,或采用等温淬火替代。
二、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逆回火脆性)
- 温度范围:400~650℃(部分文献细化到500℃左右)。
- 特征:
- 可逆,重新加热后快冷可消除;
- 与冷却速度相关,缓冷时易出现;
- 断口同样为沿晶脆性。
- 影响因素:
- P、Sb等杂质元素在晶界析出;
- Cr、Ni、Mn促进脆性,Mo、W抑制脆性。
- 应对措施:回火后快速冷却,或添加Mo、W等合金元素。
总结对比
特征 |
第一类回火脆性 |
第二类回火脆性 |
温度范围 |
250~400℃ |
400~650℃ |
可逆性 |
不可逆 |
可逆 |
冷却敏感性 |
无关 |
缓冷时出现,快冷可避免 |
主要抑制元素 |
Al、Ti、Ni、B |
Mo、W |
(综合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