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ttack; chemical attack
化学侵蚀(Chemical Erosion)是指岩石、土壤或人造材料因与化学物质(尤其是水溶液)发生反应而导致分解、溶解或成分改变的自然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在汉英词典中,“化学侵蚀”对应“Chemical Erosion”,强调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如溶解、氧化、水解)而非物理力作用被破坏。例如:
“岩石或矿物因酸性水、氧气等化学介质作用而逐渐分解的过程。”
“区别于物理侵蚀,其本质是物质成分的化学变化。”
化学侵蚀在地质过程中表现为:
雨水溶解大气中的CO₂形成碳酸(H₂CO₃),溶解石灰岩(CaCO₃):
$$ce{CaCO3 + H2CO3 -> Ca^{2+} + 2HCO3^-}$$
此反应导致喀斯特地貌(如溶洞)的形成 。
硅酸盐矿物(如长石)与水反应生成黏土矿物:
$$ce{2KAlSi3O8 + 2H2CO3 + 9H2O -> Al2Si2O5(OH)4 + 4H4SiO4 + 2K+ + 2HCO3^-}$$
该过程是土壤形成的关键步骤 。
在土木工程中,化学侵蚀指混凝土、金属等材料因环境介质(如酸雨、盐分)发生的腐蚀:
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水泥中的铝酸钙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导致结构开裂 。
铁在酸性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ce{Fe + 2H+ -> Fe^{2+} + H2}$$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链接,来源名称可供读者检索权威文献。)
化学侵蚀是指物质因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逐渐被破坏或分解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化学侵蚀的核心在于化学反应导致的物质结构破坏。与物理侵蚀不同,它通过溶解、氧化、水解等化学作用改变物质成分。例如,岩石中的碳酸钙与含二氧化碳的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形成溶洞地貌。
针对化学侵蚀的防护措施包括材料改性(如添加抗腐蚀成分)和结构优化设计。例如,超硫酸盐水泥通过调整成分提高耐酸性,四氟密封圈采用复合涂层增强稳定性。
如需深入了解具体案例或技术细节,可参考相关研究论文(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