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apachol; targusic acid
【机】 lapachoic acid; lapachol; targusic acid
【化】 chinone; quinone
【医】 chinone; kinone; quinone
黄钟花醌(英文:Tecomaquinone)是一种从黄钟花属植物(Tecoma spp.)中分离出的天然萘醌类化合物,属于苯醌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为$$C{14}H{8}O_{4}$$,特征为两个酮基(C=O)与芳香环共轭。该化合物在植物中可能参与抗氧化和光保护机制,部分研究指出其潜在抗菌与抗肿瘤活性。
黄钟花醌的命名结合了植物来源与化学特征:“黄钟花”指代其天然来源植物(如Tecoma stans),而“醌”(quinone)表明其属于醌类化合物。在传统医学中,黄钟花属植物提取物曾被用于抗炎和退热,现代药理学研究则聚焦于醌类成分的电子传递特性及生物活性。
目前关于该化合物的研究数据主要收录于专业数据库(如PubChem CID: 135413892)及《天然产物研究》等期刊。由于研究尚处初期阶段,建议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或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数据库获取最新文献。
黄钟花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化合物,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含义:
黄钟花醌(Lapachol)分子式为$C{15}H{14}O_{3}$,分子量242.27,属于萘醌类化合物,具有六元环状共轭不饱和二酮结构。其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约1.2 g/cm³,沸点390°C,熔点为141-143°C。化学结构中的羟基和异戊烯基侧链是其主要活性基团。
该成分最初从紫葳科黄钟花属植物(如褐色钟花树)的树皮中分离获得。其常见别名包括拉帕醇、五加酚、Tecomin等。黄钟花属植物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具有直立茎和鲜艳黄花。
黄钟花醌的CAS号为84-79-7,在工业领域曾作为天然染料(CI 75490)使用。其名称中的“黄钟”源自来源植物的中文名,而非直接关联古代乐律术语。
如需获取更详细数据(如合成路径或毒理研究),可参考化学数据库或药理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