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黄花龙牙草(学名:Patrinia scabiosaefolia)是败酱科败酱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以下从植物学特征、传统应用及汉英对照角度进行说明:
形态辨识
根状茎横卧,具特殊气味;茎直立,高达1.5米,基部常被粗毛。基生叶丛生,花期枯萎;茎生叶对生,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披针形,边缘具粗齿。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冠黄色,直径约3-4毫米,花期7-9月。瘦果倒卵形,果期8-10月。
生态分布
常见于海拔200-2500米的山坡草地、林缘及灌丛中,主要分布于中国(除宁夏、青海外各省)、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药用功效
根及全草入药,称"败酱草"。性微寒、味辛、苦,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功效,主治肠痈腹痛、肺痈吐脓、痈肿疮毒。《本草纲目》载其"善排破脓血"(卷十六·草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含挥发油、皂苷等成分,具抗菌抗炎活性。
食用与文化
嫩苗可作野菜食用,东北地区称"苦龙芽"。民间习于春季采嫩叶焯水后凉拌,具清热利湿之效。满族传统中视为重要山野菜,称"额尔敦-额布斯"(金莲花草)。
注:英文文献多采用属名"Patrinia",种加词"scabiosaefolia"意为"似矢车菊叶的"
A perennial herbaceous plant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of the Valerian family, characterized by yellow clustered flowers and pinnately divided leaves. Valu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detoxification and abscess treatment.
关于“黄花龙牙草”的词义解释,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1. 植物学特征 黄花龙牙草即龙牙草(学名:Agrimonia pilosa),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仙鹤草、脱离草。其形态特征包括:
2. 药用价值 全草可入药,主要功效包括:
3. 食用功能 幼苗及嫩茎叶可作为野菜食用,《救荒本草》等古籍有记载。但随着生态环境变化,野生资源已较为稀缺。
4. 文化意象 在汉语文化中,“仙鹤草”被引申为形容人品质高尚的成语,但此用法与植物学特性无直接关联。
名称辨析:目前植物学界普遍采用“龙牙草”或“仙鹤草”作为正式名称,“黄花龙牙草”更偏向民间描述性称呼,强调其黄色花序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