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废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土地)未耕种而荒芜
指土地因无人管理而变得杂草丛生、失去生产力。英文常译为"leave uncultivated; lie waste"。例如:"那片荒废的农田曾是一片沃土。"
来源: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861页。
(时间、学业等)浪费或搁置
强调因疏忽或懒惰未能有效利用时间、资源或机会。英文对应"neglect; waste"。例如:"他荒废了三年光阴,未能完成学业。"
来源: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2018年,第987页。
(技艺、能力)因疏于练习而衰退
指原本掌握的技能因长期未使用而退化。英文译为"fall into disuse; rust"。例如:"多年不练琴,他的技艺早已荒废。"
来源: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英汉双解词典》,2020年,第412页。
语义对比与使用场景
权威性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了汉语母语词典的语义分析及主流英汉词典的翻译共识,覆盖语言学中的概念映射(conceptual mapping)与语用差异(pragmatic variation)。
“荒废”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土地荒芜不用
指土地因无人耕种或管理而变得杂草丛生、失去利用价值()。例如:“村里没有一亩荒废的土地”。
学业或技能疏于练习
表示因懈怠或忽视导致原本掌握的技能、知识退步()。例如:“沉迷游戏导致学业荒废”。
时间或资源浪费
指未合理利用时间、机会或事物,造成无意义的消耗()。例如:“他从不荒废一点工夫”。
在形容人的生命状态时,可比喻为“缺乏目标,虚度人生”()。例如:“没有目标的生活是一种荒废”。
“荒废”强调对事物或时间的闲置与浪费,常见于描述土地、学业或人生规划。合理规划和专注投入可避免荒废现象。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国语辞典》或权威语文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