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滑稽戏英文解释翻译、滑稽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burlesque; low comedy; mime

相关词条:

1.farce  

例句:

  1. 我喜欢滑稽戏不动声色的幽默。不喜欢马戏小丑的低级滑稽。
    I prefer the dry humour of situation comedy to the slapstick of circus clowns.

分词翻译:

滑的英语翻译:

slide; slip; slippery; smooth; crafty; cunning

稽的英语翻译:

check; delay; examine; investigate

戏的英语翻译:

drama; joke; make fun of; play; show; sport

专业解析

滑稽戏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艺术解析

1. 中文定义与历史渊源

滑稽戏(Huájī Xì)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融合了独脚戏、相声、文明戏等元素。它以方言俚语、夸张肢体动作和即兴讽刺为核心,通过喜剧形式反映市井生活。《中国戏曲志》定义其为“以滑稽幽默为表演特色的地方戏剧种”。

2. 英文对应术语

在汉英词典中,滑稽戏通常译为:

3. 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

4. 代表剧目与文化影响

经典剧目包括《苏州二公差》《路灯下的宝贝》等。2011年,滑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V-120),其保护单位“上海滑稽剧团”官网提供了完整历史资料与影像档案。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戏曲志·上海卷》,ISBN 978-7-5039-1132-6
  2. 上海滑稽剧团官网:www.shanghaihuaji.com (剧目库与艺术档案)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www.ihchina.cn (国家级非遗项目数据库)
  4. 《汉英大词典》(第三版),吴光华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滑稽戏是一种以滑稽、讽刺和夸张表演为核心的地方戏剧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及江浙地区。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1. 基本概念
    滑稽戏以荒诞可笑的情节和夸张的表演为特色,融合方言、曲调与现代生活元素,擅长通过幽默手法反映社会现象。
    其名称源自西方戏剧术语“farce”(闹剧),但结合了中国本土文化特色。

  2. 历史发展

    • 起源:形成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曲艺“独角戏”演变而来,并吸收了中外喜剧、江南地方戏曲的养分。
    • 里程碑:1914年首个滑稽戏《谁先死》在上海演出,开创了该剧种的表演范式;1942年“笑笑剧团”成立,标志着滑稽戏正式发展为独立剧种。

二、艺术特点

  1. 表演形式

    • 语言:以上海话为主,融合吴语方言及北方话、粤语等,演员需掌握多地方言甚至外语。
    • 音乐:沿用“九腔十八调”,包含戏曲唱腔、民间小调及流行歌曲。
    • 动作:肢体语言极度夸张,常达到荒谬程度以增强喜剧效果。
  2. 内容主题
    以市民生活为题材,通过讽刺、误会等手法揭露社会问题,如《荒乎其唐》等经典剧目。

三、现状与保护

2009年滑稽戏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升级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如今仍活跃于舞台,既保留传统特色,也尝试融入现代元素以吸引年轻观众。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剧目或方言运用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