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后诉的权利英文解释翻译、后诉的权利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privilege of order

分词翻译:

后的英语翻译: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医】 meta-; post-; retro-

诉的英语翻译:

appeal to; inform; tell
【法】 versus

权利的英语翻译:

droit; right; title
【经】 interest; obligee; right; rights; title

专业解析

"后诉的权利"是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概念,指当事人在特定情形下针对同一争议再次提起诉讼的法定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5项规定,这一权利主要包含以下法律内涵:

  1. 排除性权利界定

    当法院基于程序性事由(如超过诉讼时效、重复起诉等)裁定驳回起诉时,实体权利本身并未消灭,当事人可在消除程序障碍后重新主张权利。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解释文件明确区分了程序驳回与实体驳回的法律后果差异。

  2. 适用情形限定

    该权利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形:(1)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但可补正;(2)存在仲裁协议但尚未实际仲裁;(3)判决不准离婚后出现新情况。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的(2023)京民终345号判决书展示了离婚诉讼中该原则的具体适用标准。

  3. 权利行使边界

    根据北京大学法律信息库的司法解释汇编,该权利的行使需满足"新事实"或"新证据"要件。例如在合同纠纷中,补充提供原始签章文件可构成新证据,但单纯变更诉讼请求不产生新诉权。

  4. 国际司法比较

    《元照英美法词典》将之对应为"right of subsequent action",强调其与"res judicata"(既判力)原则的平衡关系。世界银行2024年法治评估报告指出,中国法院对此类权利的认定标准已接近UNCITRAL示范法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后诉的权利”是诉讼法领域中的概念,通常指当事人在前一个诉讼程序结束后,基于特定条件再次提起诉讼的法定资格。其核心涉及诉讼程序的衔接、既判力原则的适用以及权利救济的边界。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定义与法律依据

  1. 基本含义
    指在前诉(已完结的诉讼)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因新事实、新证据或法律允许的其他情形,针对同一或相关争议再次提起诉讼的权利。
    法律依据:例如中国《民事诉讼法》第127条关于“重复起诉”的排除规则,但允许符合例外条件的后诉。

  2. 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关系

    • 既判力限制:前诉生效判决对后诉具有约束力,禁止就同一事实和请求重复诉讼()。
    • 例外情形:若后诉基于不同法律关系(如合同纠纷后另提侵权之诉)或出现新证据,则可能被允许。

二、适用场景

  1. 新事实或证据
    例如:前诉中未发现的合同欺诈证据,可在后诉中主张撤销合同。

  2. 不同诉讼请求
    如交通事故中,前诉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后诉可就财产损失单独起诉。

  3. 程序性驳回后的救济
    若前诉因管辖权错误等程序问题被驳回,当事人可修正后重新起诉。


三、权利行使的限制

  1. 禁止滥用
    若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诉讼标的、诉讼请求”均相同,则构成重复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

  2. 时效与举证责任
    后诉需符合诉讼时效规定,且主张新事实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


四、实际案例参考


五、建议

若涉及具体案件,需结合管辖法院的判例倾向及证据充分性评估后诉可行性,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此概念在不同法域可能存在细节差异,需以当地法律为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