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ekiness; impudence; malapert
“厚脸皮”是一个常用的汉语口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不顾羞耻或不知羞耻,常用于形容人行为或态度上的不知收敛、缺乏廉耻之心。从汉英词典的角度,其详细解释如下:
“厚脸皮”直译为“脸皮厚”,比喻对批评、尴尬或道德约束毫不在意的心理状态。其核心特征包括:
英文中需根据语境选择对应表达,常见译法包括:
最贴近的直译,强调“不知羞耻”(如:a shameless liar 厚颜无耻的骗子)。
来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侧重“公然放肆、肆无忌惮”(如:brazen corruption 明目张胆的腐败)。
来源:《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用于轻度冒犯或调皮场景,贬义较轻(如:a cheeky remark 厚着脸皮说的话)。
来源:《剑桥英汉双语词典》
强调“不尊重、无礼”,多用于冒犯权威的场合(如:an impudent child 厚脸皮的小孩)。
注意:英文词汇的贬义强度存在差异(如 shameless > cheeky),需根据行为严重性选择。
场景 | 中文例句 | 英文例句 | 来源 |
---|---|---|---|
道德批评 | 他剽窃别人成果还狡辩,真是厚脸皮! | He plagiarized and still argued—how shameless!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社交冒犯 | 你总打断别人说话,脸皮也太厚了。 | It’s impudent to keep interrupting others. |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
戏谑调侃 | 这孩子偷吃糖果还装傻,脸皮真厚。 | The cheeky kid pretended not to eat the candy. |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
(注:因部分经典文献无公开电子资源链接,此处仅标注来源名称。)
“厚脸皮”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不知羞耻、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或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指一个人表现出傲慢大胆或厚颜无耻的特质,尤其在面对批评、尴尬时仍无羞耻感。例如:茅盾在小说《路》中描述“老荆那样厚脸皮的人”,即指其不知羞耻。
延伸特点
该词与汉语“面子文化”密切相关,反映社会对羞耻心的重视。英语中“thick-skinned”为直译,但贬义程度较轻。
“厚脸皮”主要描述缺乏羞耻感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如需更多文学例证,可参考茅盾、庐剧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