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olygonatum erythroearpum Hua
红果黄精(学名:Polygonatum erythrocarpum)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源自成熟时呈现鲜红色浆果的形态特征。该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被记载为具有卵状披针形叶片和钟形黄绿色花序,花期集中于5-7月,果实成熟期在9-10月[来源1]。其根状茎在传统中医药典《本草纲目》中归类为补益类药材,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的功效[来源2]。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红果黄精含有多糖、甾体皂苷及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红果黄精多糖(PEP)经实验证实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提升机体免疫力[来源3]。植物化学分析还发现其特有的 erythrocarpumoside 成分具有抗氧化特性,相关研究发表于《药用植物研究期刊》[来源4]。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地海拔1800-3200米的针阔混交林下,其生长对腐殖质层厚度和空气湿度有特定要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近危物种,主因是过度采挖和生境破碎化[来源5]。在民族植物学领域,四川凉山彝族民间将其根茎与鸡肉炖煮,作为产后恢复的食疗方剂传承至今[来源6]。
“红果黄精”是轮叶黄精(学名: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的别名之一,属于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在不同地区还被称为“羊角参”“老虎姜”“苦玉竹”等,体现其分布广泛性和民间应用的多样性。
总结来看,“红果黄精”以果实颜色得名,兼具观赏性与药用价值,是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种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