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acro-crack
宏观裂缝的详细释义(汉英词典角度)
一、术语定义
宏观裂缝(Macroscopic Crack)指在材料或结构中,肉眼可直接观察或无需显微设备即可识别的可见裂缝。其宽度通常大于0.1毫米,区别于需借助显微镜观测的微观裂缝(Micro-crack)。该术语强调裂缝的尺度属宏观范畴,涉及工程、地质、材料科学等领域。
二、汉英释义与特征
字面解析
例:混凝土梁的宏观裂缝(Macroscopic cracks in concrete beams)通常由荷载超限或收缩引起。
工程特征
三、权威标准与检测
根据中国《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标准》(CECS 293:2011),宏观裂缝按宽度分为: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四、相关概念对比
术语 | 英文 | 观测尺度 | 典型宽度 |
---|---|---|---|
宏观裂缝 | Macroscopic Crack | 肉眼可见 | >0.1 mm |
微观裂缝 | Micro-crack | 显微镜观测 | <0.1 mm |
五、引用参考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义结构性裂缝分类。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明确“crack”的工程分类。
第3章“裂缝检测技术”,详述宏观裂缝的现场鉴定方法。
注:以上定义综合工程规范与学术共识,适用于技术文档、检测报告及学术研究场景。
宏观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宽度不小于0.05mm的肉眼可见裂缝,属于工程材料领域的重要概念。以下从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三方面综合说明:
宏观裂缝是微观裂缝扩展后的结果,其判定标准为宽度≥0.05mm。在工程设计中,允许存在微观裂缝(宽度<0.05mm),但宏观裂缝被视为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关键指标。
主要成因包括:
其危害表现为:
通过优化配合比、添加聚合物材料,以及设置伸缩缝等方法可有效预防。现有裂缝需根据类型采用灌浆、表面封闭等修补技术。
注:混凝土工程中完全无裂缝难以实现,规范允许存在无害化处理的微观裂缝,但对宏观裂缝需严格管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