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sure; join the two sections of a bridge
在汉英词典及工程术语范畴中,"合龙"(hélóng)指桥梁、堤坝等大型工程最后阶段的主结构闭合施工。该术语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现为国际工程界通用技术概念。根据《汉英综合大辞典》工程卷释义,其核心包含三个技术维度:
结构闭合(Structural Closure) 指通过精密计算将分段建造的悬臂梁或拱肋进行最终对接。此过程需控制温度变形与材料收缩率,如港珠澳大桥主桥合龙时温差控制在±2℃范围内。
水力截流(Hydraulic Closure) 在水利工程中特指围堰或导流洞的最终封堵,如三峡工程三期围堰混凝土浇筑量达16万立方米,创造了单日浇筑2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
应力体系转换(Stress System Transition) 完成合龙后需解除临时支撑,实现设计荷载传递路径,典型案例如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采用的"先铰接后刚接"体系转换技术。
国际工程界对应英文术语为"closure joint construction",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将其定义为"the process of joining two cantilever segments to form a continuous structural system"(ASCE 37-14标准)。现代合龙技术已发展出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埋设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应变与位移参数。
“合龙”是一个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主要用于描述水利、桥梁等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修筑堤坝、桥梁或围堰时,从两端同时施工,最后在中间位置完成接合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象征性地被称为“龙口闭合”,故称“合龙”。
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治理黄河决口时“合龙门”的工艺。
特征 | 合龙 | 合拢 |
---|---|---|
使用领域 | 工程专业术语 | 日常通用词汇 |
动作对象 | 堤坝/桥梁等大型结构 | 普通物品(如书本、手) |
象征意义 | 重大工程节点 | 简单闭合动作 |
例 | 跨海大桥主梁合龙 | 合拢花瓣 |
在传统工程中,合龙需选择枯水期进行,并配合特定仪式,反映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现代工程则通过卫星定位和BIM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