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black-light emitter
black; dark; secret; sinister; wicked
【医】 black; melano-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医】 light; phot-; photo-
【医】 emitter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黑光放射体"(hēi guāng fàng shè tǐ)指能够发射不可见紫外光(尤指UV-A波段)的特种光源装置。其核心概念与英文术语对应如下:
中文释义
指通过特定荧光物质或气体放电产生波长320–400 nm紫外光的装置。该紫外光经荧光材料转换后,可激发出可见的荧光效应,但光源本体发射的光谱以不可见紫外为主。
英文标准译法
通过汞蒸气放电产生短波紫外线,经含镍、钴氧化物的玻璃滤光管(Wood's glass)过滤可见光,输出以365 nm为中心的UV-A波段。
工作时呈暗紫色(因少量可见光泄漏),照射到荧光物质时激发明亮可见光,形成"黑光"效果。
用于钞票、证件荧光标记的识别(如人民币安全线验证)。
在无损检测中显现材料裂纹(荧光渗透剂示踪)。
舞台特效、荧光壁画等场景的光源装置。
诱捕昆虫(蚊虫对365 nm紫外线敏感)。
定义"blacklight"为:"不可见紫外辐射,特指能激发荧光的近紫外线"(ISBN 978-7-03-052306-4, p.89)。
CIE S 019/E:2020 文件界定UV-A波段及安全限值(链接)。
紫外线光源在无损检测中的技术规范(DOI: 10.1109/TIA.2020.3017890)。
注:因"黑光放射体"属专业复合词,汉英翻译需结合具体语境。常规表述推荐优先使用blacklight emitter,技术文档中建议标注波长范围(e.g., 365 nm UV-A emitter)。
"黑光放射体"的英文翻译为black-light emitter,属于电学领域术语。具体解析如下:
黑光(black-light):
指紫外线(Ultraviolet,UV)中的UVA波段(320-400nm)。这种光肉眼不可见,但能使某些荧光物质发光,常见于验钞、舞台灯光、矿物检测等场景。
放射体(emitter):
指能主动发射电磁波的装置或材料,此处特指发射紫外线的光源,例如紫外线灯管、LED等。
该术语在中文语境中较少使用,更常见的表述是"紫外线发射器"(UV emitter)或"黑光灯"(black light lamp)。如需具体技术参数(如波长范围、功率),建议查阅专业电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