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synthetic voice
compose; compound; prefabricate; synthesize; synthetic
【化】 synthesis
【医】 synthesis; synthesize
【经】 compound; synthesis
sounds
【医】 phone; vocal sound; voice; vox
合成语音(Synthesized Speech)指通过计算机算法和语言模型,将文本或非语音信号转化为人类可理解的语音输出的技术。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Synthetic Speech"或"Speech Synthesis",其核心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声学建模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模拟人类发声过程。
从技术实现看,合成语音系统通常包含三个模块:文本分析单元(处理语言特征)、声学模型(生成语音参数)和声码器(参数转波形)。当前主流方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模型,如Tacotron和WaveNet,这些模型能生成接近真人发音的语音流。
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智能语音技术发展白皮书》,现代合成语音系统已突破95%的自然度评分阈值,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无障碍设备、车载导航等场景。国际语音通信协会(ISCA)的研究表明,神经语音合成技术通过波形生成网络,已能还原细微的发音特征和情感韵律。
在标准化领域,ISO/IEC JTC1 SC35工作组制定的《信息技术-语音合成系统评估规范》(ISO/IEC 30122:2016)定义了合成语音的质量评估体系,包含可懂度、自然度和表现力三个核心维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同步推出的GB/T 36464-2018标准,则特别针对中文合成语音的声韵母准确率提出量化指标。
合成语音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文字信息转化为人工生成的语音信号的过程,属于语音合成技术(Speech Synthesis)的应用结果。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合成语音是通过计算机算法模拟人类语音特征,将输入的文字内容转换为可听的声音文件。其目标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自然地“说话”。
技术实现过程
关键技术方法
应用场景
包括智能助手(如Siri、小爱同学)、有声书制作、残障人士辅助工具,以及电话客服系统的自动应答等。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不同于“合成词”(由词根组合的语言学概念),合成语音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技术,融合了声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
当前技术已能实现接近真人水平的语音效果,但复杂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发音仍是研究难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