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其核心含义均与极其微小的概念相关。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释义进行分项说明,并附权威来源参考:
长度单位(Length)
1毫 = 0.001寸 ≈ 0.0033厘米(现代公制)。
英语对应:milli-(前缀,表示千分之一)。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计量单位表 。
重量单位(Weight)
1毫 = 0.001钱 ≈ 0.005克(现代公制)。
英语对应:milligram(毫克,mg)。
来源:中国《计量法》国际单位制换算标准 。
抽象概念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强调"丝毫""一丁点",如"毫不费力"(without the slightest effort)、"毫无意义"(utterly meaningless)。
英语对应:the slightest /a bit(否定语境)。
来源:《牛津英汉汉英词典》释义 。
数量级前缀
在科技术语中,"毫"作为国际单位制(SI)前缀,表示10⁻³(千分之一),如"毫米"(millimetre)、"毫升"(millilitre)。
英语对应:milli-(e.g., millisecond, millivolt)。
来源: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单位制手册》 。
指毛笔尖端细长的毛束,因其纤细而得名。
英语对应:tip of a writing brush。
来源:《说文解字注》对"毫"的本义解释 。
无论作单位、程度副词或实物部件,"毫"均通过微观尺度传递"极小"的核心语义,英语需根据语境选择milli-,slight, 或具体名词(如brush tip)。其用法体现了汉语单字的多义性与逻辑关联性。
权威参考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
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 (BIPM).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清代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
“毫”是一个含义丰富且多用的汉字,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其意义及用法:
基本含义
“毫”最初指动物身上细长而尖的毛,如《尔雅》中提到的“未成毫狗”(幼犬未长成的细毛)。后来也代指毛笔,如“挥毫泼墨”中的“毫”即指笔尖。
字形结构
引申意义
计量单位
常见词组与成语
“毫”通过本义到引申义的扩展,既承载了具体事物的描述(如毛发、笔),又成为抽象微小概念的象征,并在计量领域广泛应用。如需更全面解析,可查阅汉程字典(来源1)、新华字典(来源6)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