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莲草英文解释翻译、旱莲草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clipta alba; herba celiptae
分词翻译:
旱的英语翻译:
drought; dryland; on land
莲的英语翻译:
lotus
【医】 Nelumbo nucifera
草的英语翻译:
grass; herbage; mushroom; wort
【医】 grass; herb; herba; wort; yerba
专业解析
旱莲草(Eclipta prostrata)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菊科植物,其汉英对照释义与特性如下:
一、植物学特征
旱莲草英文通称“False Daisy”或“Eclipta”,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部呈紫红色,常匍匐生长,叶片狭长对生,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头状花序开白色小花,瘦果具翅状附属物。该植物广泛分布于东亚、南亚及美洲热带地区,常见于湿润田埂、河岸等环境。
二、药用价值解析
- 中医应用:本草记载其性凉味甘酸,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功效,用于治疗须发早白、眩晕耳鸣等症,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现代研究:含有的旱莲草苷、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抗炎及促进毛发生长的生物活性,相关研究发表于《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三、文化符号意义
民间称其为“墨旱莲”,因茎叶汁液氧化后呈现深墨色,传统用于天然染发剂制作。该特性在《本草纲目》中有明确记载,李时珍描述其“汁涂眉发,能速生而繁”。
四、物种保护现状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但过度采挖导致局部地区野生资源减少,建议遵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进行可持续利用。
网络扩展解释
旱莲草(学名:Eclipta prostrata),又名墨旱莲、鳢肠、金陵草,是菊科鳢肠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尤其在湿润的田野、河岸常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相关信息:
一、名称由来
旱莲草因茎叶揉搓后流出黑色汁液得名“墨旱莲”。其别名“鳢肠”源于《本草纲目》,描述其茎折断后如乌鱼(鳢鱼)肠道般呈墨黑色。
二、形态特征
- 植株:株高一般低于膝盖,茎多呈红褐色或黄绿色,常平卧或斜生。
- 叶片:细长似桃叶,叶缘有锯齿,叶柄短或无。
- 花果:头状花序,白色小花密集排列,瘦果黑色。
三、药用功效与主治
- 性味归经:甘、酸,寒;归肝、肾经。
- 核心功效:
- 滋补肝肾:缓解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肝肾阴虚症状。
- 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血热出血症。
- 外用功效:捣敷可治外伤出血,煎水外洗缓解阴部湿痒。
四、临床应用
- 经典方剂:与女贞子配伍成“二至丸”,用于乌发、补肝肾。
- 现代应用:妇科中成药(如坤宝丸)用于更年期综合征。
五、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
-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六、化学成分
含噻吩类化合物(如三联噻吩)、蟛蜞菊内酯、皂苷、甾醇等,与其止血、抗炎等药理作用相关。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多来源的权威资料,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如需完整文献,可参考《本草纲目》《滇南本草》等典籍或相关网页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