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attaching creditor
exercise; perform
【经】 exercise
【经】 lien
creditor; loan; obligee
【经】 claimant; creditors; debtee; obligee
在汉英法律词典语境下,“行使扣押权的债权人”指依法对债务人财产采取扣押措施以实现债权的权利人。其核心含义与法律依据如下:
一、定义解析 “债权人”(Creditor)指对债务人享有金钱或行为请求权的主体;“扣押权”(Right of Distress/Attachment)是债权人通过司法程序扣留债务人动产或不动产的法定权利。当债权人主动启动扣押程序时,即构成“行使扣押权”的行为。该权利需经法院裁定方可实施,属强制执行措施的一种。
二、法律依据与行权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债权人行使扣押权需满足以下条件:
三、扣押权的行使程序
四、权利限制与禁止情形 法律明确禁止扣押生活必需品(如衣物、粮食)、医疗用品、抚养费支付财产等(来源:《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对不动产的扣押需同步办理查封登记,对抗第三人权利(来源:《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
五、英译对照要点 汉英翻译需注意术语差异:
注:本文法律依据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具体条文可通过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最高人民法院官网(www.court.gov.cn)查询权威文本。
行使扣押权的债权人是指在特定法律情形下,有权依法扣押债务人财产的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行使扣押权需满足以下条件及情形:
留置权情形
当债权人已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保管、运输、加工等合同关系),且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留置该财产,并优先受偿。例如,修理厂在车主未支付修理费时,可扣押车辆。
抵押或质押担保情形
若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财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扣押抵押/质押物,并通过折价、拍卖等方式优先受偿。例如,房产抵押贷款中,银行可扣押抵押房产。
合同约定占有情形
根据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财产且对方未按期付款的(如租赁合同),占有人可扣押该财产。
债权人可通过扣押财产实现债权,但需通过合法途径(如协商或诉讼)处置财产,优先受偿后需返还剩余价值。
债务人若对扣押有异议,可向法院主张权利,要求审查扣押合法性。
行使扣押权的核心是合法占有或有效担保,且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避免侵害债务人合法权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