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ational assets
country; nation; nationality; soil; state
【经】 state
assets; capital; substance
【经】 assets; funds; negative debt
国家资产(State-Owned Assets)指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并由政府机构或授权单位管理的各类资源与财产的总称。其核心特征为全民所有制属性,涵盖自然资源、国有企业、基础设施等有形与无形资产。以下是具体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家资产指“国家对企业的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控股企业的资产及国家享有的其他权益(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8年颁布)。其所有权归属全民,管理权由政府代行,需通过法定程序处置。
国有企业(如能源、交通类央企)的固定资产、股权等,以保值增值为目标。英文对应“State-Owned Enterprise (SOE) Assets”。
政府办公楼、公立学校设施等公共服务类资产,英文称“Government Non-Proprietary Assets”。
矿藏、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国际术语为“National Resource Assets”(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产分类与代码》)。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将“国家资产”译为“State Assets”,特指“由国家控制并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资产”(商务印书馆,2020年)。世界银行报告则使用“Public Assets”强调其公共属性(来源:World Bank, "Public Asset Management")。
术语注释:在政策性文件中,“国家资产”常与“国有资产”(Assets of the State)互换使用,但后者更突出管理主体(如国资委监管资产),前者涵盖范围更广。
国有资产(国家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其定义和分类如下:
广义概念
即“国有财产”,包含国家依法取得、投资形成或凭借权力获得的所有资源,例如:
狭义概念
特指经营性国有资产,即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拥有的资本及权益,例如国有企业股权、政府投资形成的经营性设施等。
资源性国有资产
指可开发产生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河流、矿藏等。
经营性国有资产
以盈利为目的的资产,包括国有企业资产、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等。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用于公共服务或行政管理的资产,如政府办公楼、公立学校设施等。
国有资产的范围由《宪法》及相关法律界定,包括: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保值增值(如国企改革),同时保障公共服务职能(如基础设施维护)。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财政部或权威会计网校发布的详细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